第69章(第1页)
总有一天,我要在清醒的时候牵起你的手,认认真真地,把碰触的一瞬牢牢记在心里。这样,再梦到时就能更真实一点吧?
主考官的声音把她拉了回来。简短地宣读过注意事项以後,考题公布出来:倘若我能记得。
很快,身边的人陆续低下头,奋笔疾书起来。许千也跟着低下头,握着笔,闭上眼睛思考。脑海中开始浮现过去十几年生活的片段。她写东西一向如此。学不会凭空编造故事的本事,只好先从经验中汲取灵感,再做加工。
倘若我能记得,倘若我能记得。
脑海中猛地亮起一片火红。跳跃的颜色中,脸庞的轮廓若隐若现。
她当然记得这幅画面。这是她人生中最初的震撼。
提起笔,磅礴的情感汹涌而至。成竹在胸,脉络已然明朗。她要做的就是控制住笔下的文字,赋予它们冷静和锐利。
这是一个的故事。
童年移居外星的男孩,与地球一并在极热中转瞬消亡的母亲。过往模糊不清,唯一的凭证只有记忆中那半真半假的一次回眸。
少年时期,一个女孩多次向他表明心意。每当他想要回应,母亲的侧影就会出现在眼前,像是一道翻不过去的围墙。他觉得自己无法走出母亲的影子,没办法给女孩丰沛的爱,於是不断回避,直到女孩在意外中丧生,成为他一生的遗憾。
故事结尾,当年的孩子已至中年。危机再度发生,他主动请求担任新项目的实验者。探测途中,设备失灵,他在生命的最後把测量数据发回地面,静静地等待毁灭降临。那个困扰了他一生的侧影再次出现,仍旧是火一样的红,看不清容貌,在漫无边际地黑暗里发出炽热的光。
感受到生命的消逝,男人望着影子微笑着说:「倘若我能记得,你也该是她的模样。」
写完最後一个标点,许千放下笔,举起手提交了稿纸。
这个故事,她不忍心再看第二遍。文章永远是作者内心的投射。没有人比她更清楚,男孩是谁,母亲和女孩又是谁。
对於路帆扮演的角色,她第一次,可能也是唯一一次,这样坦诚地剖开自己的内心。只有躲在人物的外壳之下,她才有勇气承认,她对路帆的感情有多复杂丶多模糊丶多矛盾。这是不愿意放在阳光下的情愫。只有在另一个世界里,她才敢正视。
走出考场,把手机打开。距离正式结束还有一些时间。李炳然没来消息,看样子还没写完。她走出大厅,去街对面的KFC坐下,给他发了消息,随後又点开最上面的头像。
「写完了。」
「这麽快?」
「也快到时间了。」
「写的什麽?」
「命题,倘若我能记得。」
「写了个小说?」
「嗯,有点科幻。」
「满意吗?」
「比赛用的话,挺满意。」
「自己满意就行。下午好好玩,回来了就没机会了。」
许千回了个呲牙的笑脸。
没过几分钟,李炳然也写完了,收到消息直奔过来。
「写什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