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盈水是什么意思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42 上海解放(第1页)

故人相见分外亲热,于是众人拿出烤熟的玉米分给二人。看他俩狼吞虎咽的样子,看来真是饿了。赵霞见另一个俘虏身板瘦弱,模样甚是清秀,不禁询问:“你是哪的人啊?”

只见那人停下手上动作,默不作声,过了一会儿说了一句:“他还好吗?”

赵霞心中本有疑虑,闻得此言,心中大惊:

“你就是那个走脱的军统女特务清丝?”

周围的人立马警觉起来,纷纷端起了手中的家伙。赵霞忙挥手示意大家不必紧张。她清楚,面前这个女人对于她,顶多算是个情敌,不会有什么危险。

“他已牺牲多年了。”

赵霞默默地从衣兜掏出那块怀表递了过去。青丝接过表在手中搓磨了几下又还了回去,冷峻的脸上异常沉静,没有一丝情绪波动。

“他算是解脱了,寻着了归宿。我俩的牵扯也结束了。这半生恍如一梦,只不过为茶客们舔了些嚼舌的谈资罢了。”

“你俩不还有个孩子吗?”

“那是我骗他的,想看看自己在他心中的份量。现在想来也可笑,我们不过是受人操控的玩偶,倒是他最终得了自由。我的前路还不知如何呢!”

赵霞猜她这些年过得不太顺,所以有些颓废。

“李大个子,如今东北光复,你应该是喜归故里啊,怎么混成这熊样了?”

“唉,人是一步错,步步错。想那年和你分开,一味想着延安那边规矩多,生活也清苦,便跑去做了几年匪,虽然逍遥自在,总觉得见人抬不起头来。好容易熬到日本人投降,遇到个旧相识,又当回国军。心想跟着回东北,咱好歹也算是个解放者。没成想,照样被老百姓嫌得狗屎一般。再看看咱做的那些事,还真狗屎不如。当官的眼里只有‘房子,票子,女子’,抢地盘嫌手不够长,就诏安伪军来充数,甚至连日本人都收。真他妈的不要脸。还造谣说,人家共产党是穷棒子,要来闹共产共妻,人家好歹回来搞活生产了。他们倒好,弄币制改革,先是流通券,接着金圆券。最后没一样不变成厕纸的。我老家那头的,带着积蓄到城里盘下个铺面,想做点小买卖,刚有些起色,结果经这么一捣腾,血本无归,老爹看着人就疯了。你说,还真是解放区和国统区阴阳两重天啊!队伍上的军饷刚开始还是银元,后来也变成了纸币,这还谁愿跟他搞啊,接下来就连饭也吃不饱了,于是就开始逃兵不断。这不连里刚逃了一个,我就让她来顶个数,想着两人在一块,相互有个照应。”

“那你俩接下来怎么个打算?要不还投咱这边吧,现在也不算晚。”

大个子拿眼瞟向青丝,像是在询求她的意见。此时青丝眼里闪过一丝光亮,恢复了往日神识。

“闯荡半生,人倦了。现在只想归隐市集。既然没入得了潮流一边,就不想再去沾那份荣光了。话说乡野之人携一身火气,日后进了酒池肉林的场子,会是个怎样的造化,还谁都不好说呢!”

这话旁人听来没怎么上心,只赵霞心中一凛,这意思怎么和远在美国的大哥言语有几分相似呢?她暗暗看向四周,现在若是将这些人手里的玉米棒子换作一堆肉骨头,众人还能保持这副吃相吗?大哥所预言的人文层面的纷争会是怎样呢?送给二人一些食物和盘缠后,赵霞便做主,将两人送走了。既然青丝去意已

决,以她在四川的根基,将来一定还能再见。

天果然变得很快。国民党已成一棵朽木,树倒猢狲散。南京解放后,上海这个资本家的乐园也回到人民的怀抱。国民党军队最后的一点顽抗,只不过是为了多运走些他们搜刮来的金银。历经时局动荡,上海人都已习惯紧闭门窗足不出户。紧闭的门窗后,一双双机警的耳朵,聆听着街道上的嘈杂。

“快听快听,邮政局那边的枪炮声好像停了耶。广播里还是什么消息都没有吗?拉黄包车的小四,今天出车了吗?他那儿有什么新消息吗?”

所有人的目光都在寻视,期盼着这座城市新的征服者亮相。租界里的洋人、被国民党盘剥得一息尚存的商人、饥肠辘辘的小市民,都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等待着大幕开启。

喧嚣的一夜,就这么过去了。大家都听到,夜里街上似乎有部队进城的号令声,而现在外面静悄悄的,队伍会去了哪里?有人按捺不住好奇,扒门缝上往外瞅,只见着黄军装的人,怀里抱着枪一排排卧倒在屋檐下。这真是他们一辈子没见过的稀罕事儿。拿枪的队伍进了上海这个花花世界,没有耀武扬威、欺行霸市,却带着一身疲倦,甚至缠着血染的绷带露宿街头。他们是得胜之师啊!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一回枪杆子不再指向平头百姓。政权终于掌握在人民手里。被各种邪恶势力强暴欺凌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赵霞乘坐一辆美式吉普车,在两名着军装的随从护卫下,来到上海总会拜访一些老朋友。她一身女式列宁装的妆扮,显得精神干练。

“啊,miss陈,您如愿成为了红色商人。您是知道的,商业需要自由和开放,如果您所代表的新政府未来能够同专制的苏俄保持一定距离,我想我们之间交往的空间还是广阔的。就如我国政府新近公布的白皮书里说的那样,是民主与科技让这块土地重新焕发出生机,而我们美国在这方面一直是促成者。这是任何一个有识之士都不会否认的吧。”

赵霞笑而不答,她非常清楚,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早已超出商人间“唯利是图”

的范畴。此行的主要目的是接受其父亲在海外船务公司托人递交过来的一份文件。据说是,海外华人对新中国未来商贸的一些前瞻谋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