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第2页)
婉萍问。
小童略一思考,笑着点头:“有的,我带您过去。”
十一点半正是饭点儿,餐厅里的人不少。小童带着婉萍穿过前厅走到一处拐角,指着一人背影,说:“那边是姜先生。”
小童所指的姜先生穿了身深栗子色西装,陈婉萍正疑惑是不是同姓的人搞错了,就见那人听到声音站起来转过身。
“搞什么呢?怪模怪样的。”
陈婉萍看着姜培生忍不住笑起来。
“怎么了?”
姜培生被笑得心虚,低头看了眼衣裳,问:“很难看吗?”
“没说你衣服啦,我是说你怎么戴了副眼镜?还是金丝边的。”
陈婉萍笑着走到姜培生身边,手自然地搭在他的胳膊上,指着眼镜说:“你原来是近视眼啊!”
“没有,”
姜培生显得有些窘迫,他连忙把眼镜摘下来递到婉萍手边,说:“你看,平光的,是个样子货。”
“又不近视,你戴它干什么?”
婉萍笑着,把眼镜放回姜培生的西装上衣口袋说:“总不至于是显得有文化吧?”
“周子寅不是也戴了副这种眼镜吗?”
姜培生问:“你说为什么他戴着你就喜欢,我带上就奇怪呢?”
所以姜培生是为了讨自己喜欢吗?陈婉萍一下子红了脸,慌忙解释:“他本来就近视啊!再说你眼睛好看,被眼镜挡住多可惜。”
正为自己东施效颦感到难堪的姜培生被这句话扫去了阴霾,从裤兜里拿出两张电影票说:“吃过饭后我们去看电影吧,卓别林的《城市之光》。”
“好的呀,我最喜欢卓别林了,”
婉萍欣喜地接过电影票,说:“那咱们看完电影后,我请你吃饭。这样咱们一人一次,谁也不欠谁的。”
姜培生之前没来过韩复兴鸭子店,点的几样菜都是店员推荐的,既然能称为招牌,口味自然是不会太差。两个人吃过饭后,步行去了不远的电影院,一路上婉萍忍不住地夸卓别林的电影有多好看,说到高兴的地方,自己先咯咯咯的笑起来。巧的是她今儿又穿了一身嫩黄,姜培生看着陈婉萍,觉得旁边的女孩简直是只叽叽喳喳蹦蹦跳跳的小黄鹂,明媚可爱的把整条街染上了一层彩色。
小馄饨
《城市之光》讲的是一个流浪汉和盲眼卖花女的爱情故事。说是喜剧,但卓别林滑稽的动作这次并没把婉萍逗笑几回,大半场她都在为那对可怜人掉眼泪。她真是水做的,眼泪流呀流呀流不完似的。姜培生坐在一边,时不时侧头看眼陈婉萍,瞧着她不停抹眼泪,不觉也跟着心疼,暗暗想着:“愿婉萍这辈子的眼泪在看电影的时候便流干净,其余日子里都是平安顺遂。”
从电影院里出来,婉萍恢复了情绪,对姜培生说:“我没钱请你去韩复兴那样的大店,你要不嫌弃,我可以带你去吃我最喜欢的馄饨店。”
“馄饨好呀,”
姜培生笑:“我最喜欢吃馄饨了。”
“来呀,我带你走!”
婉萍伸手拉起姜培生的袖子说:“现在还早,我们可以慢慢走过去。”
“我家最早住在三元里,后来爸爸才带着我们搬到了丁家桥。我刚到南京时五岁,那时候继母还没有嫁过来,爸爸每天都得带着我去上班,我们清早就在刘家吃小馄饨。起先他家是一张桌子撑起来的小摊,现在都已经有一个门面了。不过好在味道没变,我有空的时候还是会过来吃的,刘婶和刘叔都认识我,他们一见到我来,不用问就晓得要煮一份鲜虾小馄饨。”
陈婉萍说起过去声音格外甜软。陈婉萍五六岁该是个什么模样呢?那一定是又白又软,瓷娃娃一般的吧。姜培生想着心里不由软下来说:“你小时候肯定很讨人喜欢。”
“那是自然,老街坊都喜欢我!馄饨店隔壁是卖雀鸟的,老板是个前清遗老,老头子梳着长辫子冲谁都凶巴巴,唯独每次见我都要给糖吃。”
回到了自己熟悉的地方,婉萍的话愈来愈多:“你右手边是家裁缝店,听说老板娘年轻时候是紫禁城里的绣娘呢!我有两身旗袍就是在她家做的,便宜又好看。你要是有衣服不合身也可以拿来改。”
顺着陈婉萍的话,姜培生看向裁缝店,老板娘正依靠着门框上抽烟,脸瞧着有四十岁上下,但身段保持得如小姑娘一般好,能把贴身的祖母绿旗袍依旧穿出七八分风情。他们再往前,姜培生就看见了挂满鸟笼子的店面,门口摆把躺椅,老爷子正躺在上面一晃一晃地哼唱着京剧《徐策跑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