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第2页)
而铁衣,一直守在萧燚的房门外。
晚间时分,赵皇后走了。
翌日,下了早朝的泰和帝径直来到定南王府。
彼时萧燚经过一夜高烧之后刚刚转醒,整个人虚弱地躺在床上,面色发白,再不复往日精神。
见泰和帝进来,她挣扎着起身。
“三妹不必多礼。”
泰和帝亲自扶住她的肩膀,把人按在床上,“身体要紧。”
萧燚发现平日里几乎与泰和帝形影不离的贾元宝今日不在。
“贾元宝那个狗奴才,居然敢假传朕的旨意,公然在大内动手谋害三妹,当真是罪无可恕,当千刀万剐!”
泰和帝咬牙切齿的话,解释了萧燚心中两个疑问。
“是……贾都知?”
萧燚声音沙哑,“臣与他无冤无仇,他为何要谋害臣?”
“朕已将他以及一干涉案人员全部押入大理寺右治狱,命人严加审问,木相公亲自督案。三妹放心,朕势必会为你雪恨。”
“那就,多谢陛下了。”
萧燚道,“臣便静待此案的结果,看到底是谁想要臣的命。”
萧燚此时不具有任何攻击性,连一贯冷傲的双目也因为身体的虚弱变得柔和下来。然而被这样一双眼看着,泰和帝却在已经立夏的天气里感到后脊一阵发凉,冷到他想要打颤。
他忍住了。
“朕还有政务要处理。”
泰和帝起身,俯视着萧燚,“便不多留了。三妹安心将养,有太医随时听候,若有短缺直接派人去宫里取。”
“多谢陛下。”
目送着泰和帝出门,萧燚缓缓转头,望向帷幔顶部的双眼一派冷然。
……
垂拱殿内,廉王谢显跪在地上,右相木嵩站在一旁。
贾元宝走了,他的位置由干儿子富贵顶了上去,小心地随侍在泰和帝身边。
“启禀陛下,钱玄同、万三和李不二等三人说他们临阵反水救下萧三娘子,是因为感念定南王及萧家军的恩情,不忍心看萧三娘子受此凌辱。”
谢显解释道,“他们三人祖籍皆在旧都,十年前北真攻破梁京后一路南下,沿途见人就杀见财便抢,是定南王在北真打到涵江北岸之际仍下令打开城门,接纳了这些难逃的百姓,他们才得以活命。”
“你身为殿前司都指挥使,掌诸班直宿卫训练迁补赏罚,连这三个人的籍贯都不清楚吗?”
泰和帝的语气透出微怒,“廉王,朕是不是信错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