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第1页)
那接下杨府另一半家业的高时明,又会如何?
既然杨府罪名不成立,那杨府私银断没有充入国库的道理,否则他无法服众,太后党也绝不会允许发生那样的事,两党自然会为此事相争。
杨书玉的思绪飘得很远,等意识到是杞人忧天,她突然自嘲地笑出声来。
前世,早已与她无关了。
只是她突然意识到,高时明并不是她刻板印象中的狠戾权臣模样。至少现在,她变得愿意对高时明多几分关注了。
与此同时,勤政殿内正在批阅奏折的高时明,似是有所感应,他手中的朱笔凝在空中迟迟不落。
那刚舔饱墨汁的笔头猝不及防地落下一滴朱墨,在奏折上砸开一朵正盛的红梅来。
高时明眉头微动,立在殿中正回话的润晚立刻闭嘴不言,垂眸等候下一步指令。
“皇叔?”
萧彧狐疑看去,“纵许书生围堵四方馆,可有不妥之处?”
高时明搁下笔,泰然自若地吩咐道:“将这本奏折送回通政司,叫通政使好好自省,别什么奏折都往勤政殿送。”
殿中伺候笔墨的内侍,忙不迭上前撤走奏折,躬身应承后连连退几步,这才麻溜地转身去通政司传话。
萧彧并非没有亲政的权力,反而是高时明要求他每日都要将通政司呈上来的奏折通读一遍,票拟意见待高时明审议,奏折才会流转下去。
所以,萧彧狡黠地猜测道:“是礼部侍郎奏请选秀,充盈后宫的奏本?”
高时明冷冷地斜睨他一眼,他却理直气壮道:“驳回不就好了?”
他票拟上的确是以自己年幼而驳回礼部侍郎之请,可见高时明的神情,他忽然又不确定地小声道:“有人为杨清浅造势又如何?朕就非得迎她入宫吗?”
“继续说。”
高时明沉眸地望着天真的少年帝王,却是开口示意润晚继续往下说。
见萧彧闭口不言,重新端坐在案,润晚才敢开口道:“林自初虽一路被人围堵,可在北凉人的掩护下,还是安全地回了四方馆,此后便再也没了动静。”
“书生和民众不肯散去,国子监祭酒也劝不动太学生离开,人人都要林自初出来给个说法。”
“眼下围堵四方馆的文人书生在静坐示威,已将四方馆周遭的街道堵死。”
他微不可查地叹声,“也不知要闹到怎么收场。”
“商行的信使去往北地了?”
见润晚应是,高时明重新拿起朱笔舔墨,他吩咐道,“西山归来,太后身体多有不适,让其在长宁宫静养吧。”
润晚错愕一瞬,意识到高时明是要切断太后同宫城外联系的意思,他忙领命告退,急着去找覃莽商议宫防细节。
“皇叔。”
等勤政殿恢复安静,萧彧虚心求教道,“为何?”
高时明垂眸批阅奏章,云淡风轻道:“太后想要迎进后宫的,怕不止是杨清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