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第2页)
“怎么给你自己的马安了个敌人的名?”
就这么一句提问,诸葛承对眼前这位少年的观感从欣赏到不悦接着直接飞升成了知己。
他在家时家里人就觉得他多少有点魔怔,他们家祖宗的确很了不起,可把祖宗传下来的家学本领好好学成就行,没必要把自己祖宗的一生轨迹都跟着复制一遍。可是诸葛承也不知是天生浪漫还是年少心大,被长辈们取了个怀祖的字还不肯知足,还总把这么一句话说成这么做的由。
“一个诸葛家的人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跟一个贤明武德志在天下的人成就一番事业,那个人最好是姓刘;然后跟一个值得尊敬却又不得不打的对手斗上一场,那个人最好是叫魏。我也许能择一位姓刘的明主,却没法让自己的敌人改名称魏,所以只能叫自己的木马小魏了。”
作者有话说:
注:
晋阳城:今山西太原
刘琨:字越石,西晋名将、音乐家、文学家、政治家,闻鸡起舞他占一半,胡笳退敌的本人,中山靖王之后,也就是和刘备有点沾亲带故
预收求收藏:
三生怨文案:
公元1582年,大明万历十年,日本天正十年,朝鲜宣祖十五年。
“过来给你们介绍一下,这是阿兰,来自倭国,以后在你们师兄弟里排行老二;这是李晖,来自朝鲜,排行老三;这是你们的大师兄,张静修。”
“你多大?”
“十八。”
“老头,他还比我大三岁呢,为啥要我当大师兄?”
“他虽然年龄大点,但你跟在为师身边最久啊,按入门时间算你是大师兄。”
“可我之前一直没正式拜师,按道不应该算入门啊。”
“少废话,我说算就是算,你就是大师兄。”
“我看是你懒得教他们汉文,所以给我安个大师兄的名头后全部丢给我来教吧?”
“嘘。为师这就教你阴阳家入门的第一课,看破不要说破嘛。”
“老头,照你说的我们已经入了阴阳家,那阴阳家是干什么的?”
“看命。”
“看谁的命?”
“谁的都可以,你的、我的、氏族的、民族的、王朝的,甚至还有江山的命,什么都能看。”
公元1592年,大明万历二十年,日本天正二十年,朝鲜宣祖二十五年。这一年,日本入侵朝鲜,壬辰倭乱爆发。
还是这三个人,只不过这次他们身后还各有一个民族,一个奉行事大主义,一个崇尚以下克上,一个习惯大国思维。于是这三人虽然师出同门,可利益想法却南辕北辙,最后只有落得互相怨恨。
“我们难道还不够伏低做小吗?!为什么最后明明是你们两方的争斗却要我们来付这么大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