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回救八戒西行不怠为仙果各怀鬼胎(第2页)
悟空耳朵多么尖,八戒皮痒了是吧,敢笑话他!
不提悟空收拾八戒,单说这座山来头不小,名曰万寿山。
山中有一座道观,五庄观,住的乃是与世同君,镇元子!
观里有一件宝贝,名唤草还丹,又称人参果。
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再等三千年才能成熟。
吃个果子要等上万年之久哩。
闻一闻就活三百六十岁,若是有幸吃一个,就能活四万七千年!
三藏趁着徒弟们打闹,骑马行在林间,偷听那砍柴的樵夫所说闲言,才知道宝山里有妙果。
转头一看,徒弟们还不知道,眼珠子一转计上心来。
这次可得好好赚一笔横财。
什么叫天公作美,三藏在马上左思右想,怎么都绕不开五庄观里的镇元大仙。
这可是有名号的人物,不能轻举妄动。
哪知道当天镇元子去赴元始天尊的会,留了清风明月两个徒儿看家。
镇元子嘱咐他们等待西行的和尚,乃是一位故人,可以摘下两个人参果款待。
只是需要提防和尚的徒弟。
清风、明月点头应下,镇元子刚走不多时就见到山门外来了四个和尚。
想必是那要等的人。
“万寿山福地,五庄观洞天。”
在山门外立着石碑,三藏口比心快,念了出来。
“长老,失迎。”
师徒四人正瞧着山中美景,忽听得有人喊,原来是两个道童。
别看童儿年纪不大,自有一副仙风道骨,顶上结着发髻,身上披着羽衣。
三藏点头,绝非凡俗辈。
实际上他以为的年岁小,才算是大大的失误。
两个童儿一个叫清风,一千三百二十岁,一个叫明月,也有一千二百岁。
算起来还是人间的老祖宗哩!
清风明月躬身摆手,指引着师徒四人来到大殿中。
三藏少进道观多见庙宇,对这里的布置真是不熟悉,正殿上没有神灵偶像,反倒是供奉着“天地”
二字。
上前行礼后,才问出心中疑问,“为何不供奉三清四御等道家神仙,只供奉天地二字?”
“不瞒长老,三清四御都是家师的朋友,所谓九耀、元辰那都是晚辈。”
清风说起来格外自豪。
那悟空刚要呛两句,被三藏制止。
来此另有要事,不事声张。与童子寒暄几句,说明了来处、去处,仙童竟急匆匆离开了。
正合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