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红楼我是贾琏 路野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34章 事到临头(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贾某自吴淞口进扬子江,沿途武备等于没有,各级官府毫无反应。此等严重失职的行为,本钦差一一记下,弹劾各位的奏折已经送往京城,各位还是回去等着朝廷的处置吧。”

贾琏开口如同惊雷炸响,现场官员有面露惧色者,也有愤怒者。

“既然如此,庞某回去等着!”

庞子骏就是那个最为愤怒的,贾琏的做法太不符合官场规则了,你怎么能这样的?

同朝为官,官官相护的原则,怎么可以不管不顾呢?见面之后,好好商量一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嘛。实在是过不去了,找个替罪羊嘛。

庞子骏匆匆一抱手,掉头就走,越走越快。必须赶紧想法子自救了,否则别说什么暂时署理总督权利,巡抚位子都保不住了。

其他官员倒是没走,职务低了,不敢走,生怕激怒贾琏。

大周官场有一个人尽皆知的事实,只要是贾琏当钦差,一定是赐便宜行事的权利。

这句话的含金量,三品以下,先斩后奏。

官场内没啥秘密,贾琏去山东的时候,就没乱杀人。只是给登州当地士绅折腾的够呛。官面上还是很愿意守规矩的。

但谁能保证这次他还能守规矩呢?毕竟人到金陵第一件事情,就是弹劾沿途文武官员,人没到奏折都先送出去了。

文官们还好点,武将们算是够呛了。吴淞口、江阴两地的驻军主将,更是铁定要完蛋。松江、镇江二府的文官,跟着受牵连。

这些官员不敢走,贾琏直接无视他们,找个棚子下站着休息。

一千精锐陆续登岸,穿着统一的制服,快列队。与此同时,江面上的战船摆出战斗姿态,炮口对着岸上,稍有异动立刻开火。

金陵繁华之地,这里的官员哪见过这个?贾琏这一千人的精锐,一小半是跟着他去了南洋回来的。这些官兵眼神里有杀气,被这些人凌厉的眼神扫一下,普通人直接腿软。

“报告大人,我部整队完毕,请大人指示。”

柱子的身份很灵活,可以是贾琏的贴身卫队长,也可以是现在这支精锐的指挥官裨将。

“出,目标江宁总督行辕。”

贾琏布命令,很快先头部队动了起来,副官范平牵来马。

日常情况下,贾琏是不会骑马出行的,至少在广州不敢这么干,原因是仇家太多了。但是在金陵没这个担心,同时也要出最强烈的信号。

金陵百姓平时看见的军人,都是一些污烂货色,反正军官们打仗靠的是少数的家丁。他们还是头一次看见数量众多的精锐士兵,制服统一,装备统一,步调一致,还拖着四门野战炮出现在金陵城内。

沿途所有百姓,无不被新军官兵散出来的气势压迫的大气都不敢出,全都屏住呼吸,看着这支队伍穿越街道。

等到队伍走远了,看不到影子了,本地人才敢出惊叹声,我滴乖乖,垅尼玛,差豪把老子和死了。

金陵读书人多,贾琏打出的旗号,很快全城都在传一个消息。钦差巡视御史贾琏,来到了金陵城,还带着不少能以一当十的大兵。

茶楼酒肆里还有人不服气,对于以一当十的说法表示不屑,立刻有见闻较多的读书人给质疑者上强度。告诉质疑者,贾琏出仕至今,都有那些战绩,他的刀下不斩无名之鬼,麾下也不收废物。而且这支军队,一看就是从南洋收复婆罗洲,打了胜仗回来的虎狼之师。

说实话,贾琏其实不喜欢这种高调的武装游行,此次的主要目标也不是金陵官场,而是苏、松二府。这两个地方经济达,民间资本雄厚,往前算,有很多抗税抗捐的历史。底下的士绅非常的猖狂,到一种什么地步呢?偷税漏税拖欠税款都是比较正常的操作,私开矿山暴力对抗朝廷收税,也不是啥新鲜事。煽动市民围堵官府,攻击来收矿税的稅监,史书上也多有记载。

通俗的解释一下,士绅非法开采矿山,朝廷派内侍下来,没说要封你的矿山,而是让你缴税。你不愿意,煽动矿工,告诉他们朝廷要封了矿山,大家没地方干活挣钱养家了。原本朝廷是不管这些的,都怪某某太监蛊惑陛下,才有这么一档子事情。另一边,派下来的内侍本身就不是啥好鸟,到了地方后,笼络一批地皮流氓做帮手,这些人出去收税,搞的乌烟瘴气不说,收回来的钱,少数留给皇帝,多数太监装口袋里了。

被煽动的矿工们愤怒的围攻税监,打死了太监的手下,事情闹大后,皇帝要严惩,朝廷里官员则和稀泥,地方上推出几个人来顶罪,上下都能有个说得过去的交代之后,事情最后不了了之。皇帝想再收矿税,那是万万不可能了。

这一套路,可以套在很多事件上。比如,朝廷要加征商业税,目标是织布行业。那出来闹事的,一定就是织工。官府勾结士绅,两边打信息差。

欺上瞒下在任何时代,都不是新鲜事。

贾琏带兵进城的消息,越传越离谱,官场上还好点,根据以往战绩,贾大人还是愿意守规矩的人。

民间的流传就有点离谱了,酒后吹牛,血洗江南官场之类的话都有人敢往外说了。

贾琏直奔江宁总督行辕驻地,本地官员一个都没跟上,都回去各自找路子自救去了。唯独江宁织造跟上了。

江宁织造不是地方官,准确的说是为皇帝做贡品的皇家企业。这个位子也不归地方上管。

前任江宁织造是甄家人,现在这位乃是外戚,承辉帝娘家人。

关于江宁织造有多肥,这里就不多废话了。简单的说一下,即便是个清官,在这个位子上,一年轻松三十万两,换成银元近四十万。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