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河南汴梁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一十一章 招商引资一(第1页)

景佑五年(1038年)正月二十,结束了休沐的赵祯和文武百官,进行了新年的第一次早朝。

正当大家商议今年的发展规划时,张启的奏折到了。

赵祯立即终止了相关议题,迫不及待的打开了张启的奏折。

“好!好!好!十分好!”

赵祯的脸上终于舒展开来,这是他得到的第一个新年之礼。

“吕相,你把张启的奏折念给大家听听。”

吕夷简接过奏折,大声的念了一遍,随后合上奏折,不停的高呼万岁。

“你等不要如此,并州之事,朝廷没给一文钱,没拨一粒粮,张启他能做到这种地步,实属不易。”

赵祯随即下旨,加封张启为正奉大夫,享受正四品上的待遇。

远在并州的张启,也是在数日之后,得到了朝廷的封赏消息。

此时的并州,已修缮好房屋上千间,拥挤的住宿情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可如此下去也不是长久之计,毕竟想要重建一个城市,还需要借助外力。

张启粗略的算了一笔账,养马场目前已经有一万匹之多,每年至少需要两百万贯的费用。

后续如果马匹增多,这费用就要翻倍往上走。

重建并州,这花费就是个未知数了,从他接手到现在已经花了七八十万贯了。

张启算着算着,有些头大了,本来自己一年可以获利近千万贯,如果自己一直贴本,那压力太大。

正在愁眉苦脸的时候,沈大力的一封信给了张启巨大的希望。

如张启所料,莱芜矿业发现了巨大的矿藏,保守估计的存量比王举正利国矿业还要多上一小半。

可接下来张启的心情有跌落了下来,莱芜矿业的负责人为了扩大开采量,招了数百名矿工,这工钱加打造开采设备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看来摊子铺大了,到处都要用钱。”

张启放下信件,躺在床上闭目养神。

突然,张启想到一个好办法。

他找来了费师爷,问了一些问题。

“费师爷,这重建工作花费太大,光靠我一个人独木难支,我想租一些地皮出去。”

费师爷跟在张启后面也有这么久了,也是知道了张启就是那京城大名鼎鼎的快活林的掌柜,也是飞天美酒的实际掌控者。

他的财力那不是一般人能比的,既然连他都说有些吃不消,那就是真的吃不消了。

“张大人,各地出租地皮那是常有的事情,您自己就可以做主了。”

张启摇摇头:“我说的不止是出租地皮,我想把周边一些大的作坊、大商会的总部牵过来,还要建造一些商品房。”

费师爷想了又想,对于前半句他是理解的,很多大型城市也有这么干的。

汴京、临安府、太原府、延安府、应天府等重要的城市,为了吸引人才和钱财,提供了大量优惠的租地政策和税收政策。

“商品房是个什么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