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芒山大典10之四方云涌(第1页)
青州,芒山之下原本寂寂无名的南薰镇,近半个月来早已成是人声鼎沸之态。起初来的还都是史家招来的大批工匠,不过也是成千上万,已经将小小的镇子塞的满满当当。近来芒山大典的消息传遍四海八荒,各种显贵世家,江湖豪杰,落魄书生、纨绔公子,泼天巨贾都在短短几日如洪流般汇聚于此,更是将镇子几乎挤得肩摩踵接、寸土叠人。
许多人为睹天颜,不远千里半山涉水原道而来。落魄不得志的孤寒书生,开始在镇子里传颂自己的诗辞鸿文,其中二三成是纯纯彰显自己文采韬略,更多五六成都是借臭骂扶幽宫来表露忠心报国之志,剩余两成是失恩被贬的官员,大肆吹捧仁宗,甚至将他与文圣太宗相比,期望重新启用;也有略窥门径的读书人,以诗文为白诺城传扬美名,也可谓是另辟蹊径。
读书人卖弄学问,商家就花心思在器物景致上,期望仁宗驻足一问,有滑头机敏的商户听闻仁宗素喜牡丹,便在山中高价租借了许多农户田地丘陵,又从各地搜罗各色奇异品种,连根带土费力运来,在田里种满牡丹,花朵小如拳头,大若碗口,片片姹紫嫣红的牡丹花海点缀在碧绿山中,倒也别有一番美景。如此类似这等良田种牡丹的,也有全镇免费送酒水的,倒腾胭脂簪花的……各种奇异门道可谓层出不穷。
许多家有绝色丽人的士绅大户也瞧见这千载难逢的机会,都想办法将女儿带到镇里,绞尽脑汁耗费万金的托关系找门道,求个圣驾前献曲献艺,甚至斟茶递水的脚色也心甘情愿,只乞求被陛下或者刚刚入宫的晋王殿下看上一眼,万一能飞上枝头变凤凰,从此鸡犬升天,也是几世休来的大福源。
如此各色人等,万般讥诮心思都汇聚在这不足千户人的镇子里,真可谓的热闹非凡,就是镇小人多,十足得拥挤不堪。好在有商家看到机遇,立时沿着街道巷子填土筑楼,平山建馆,又加上各家豪绅开始兜售牛皮帐篷,这才勉强将陆陆续续来看热闹的人都安顿了下来。因为短时间各色人等蜂拥而至,各种争执斗殴时有发生,县衙抽调的兵勇衙役如何管的了,开始都乱做一团,好在最后杀神军介入,这才将治安控制了下来。
骑马走在拥挤泥泞又吵闹不已的长街上,一向喜静的苏幼情和陆秋月不禁微微蹙眉。忽然一道高亮的女子声音从远处传来:“来人可是离忘川的苏掌门?”
苏幼情抬眼一看,原来不远处的客栈楼上正站着一位青衣女子,锦衣束发别有一番英气,便回应道:“正是。”
那女子一笑,翻身跳下阁楼,跳跃似得在匆匆驶过的车架上轻轻数点,落在地上后又似泥鳅般在拥挤的人群中不断游攒,几息便到了眼前。只见她先从怀中掏出一枚黄玉制的渡明渊令牌,颇恭敬地拱手道:“见过苏掌门,陆女侠,在下是渡明渊弟子傅青画,奉鄙派掌门之命在此恭候大驾。”
说罢,吹了一声口哨,立时从四周跃出两个同样衣着的渡明渊女弟子,抬手便利索地接过了苏幼情和陆秋月坐骑的缰绳,道:“两位前辈,芒山上层层盘查,我们领着上山要便利许多。”
苏幼情和陆秋月对视一眼,见她们这腾挪间的身手已然不凡,便拱手道:“原来是盟主高徒,贵派实在客气,这里确实是摸不着门路,那就有劳两位少侠了。”
“无妨”
说着,傅青画一抬手,两个快步迎来的男弟子便在前面拨开人群勉强开出一条路来,这次领着二人向山中行去。
山道两边竹林如海,从几人刚刚进山,一声声怪异如鸟啼的口哨便陆续传来,想必是杀神军之间传递的秘语,两人看着山道上许多密集的杀神军岗哨不禁色变,好生大阵仗!
又过半炷香时间,几人未至山腰,便看一块硕大的驻马场,平山伐木,新土新色,显然是不日才垒建的,里面养了密密麻麻,少说也有一两百匹骏马。这是马场依山一侧有一宽达五六丈的蒙皮大帐,里面走出六名军士牵走了两人的马匹。又有一阔脸铜目的将军走来与傅青画交割了几句,又查验了手令说了句什么暗语,这才拱了拱手,放人上山。
接下来山路渐狭峻,几人只能步行,傅青画见两人有些凝重的神色,低声笑道:“苏掌门,陆前辈,晚辈初见时也是这般惊诧莫名。封禅大典百年难遇,守卫之严委实罕有,这进山之路十步一哨,百步一亭,每一哨都有四名杀神军军士驻守,人人都持横刀背劲弩。每亭由一夫长率领十余将士驻守,合十亭设一校尉营帐,营帐除了大量精锐弩兵,还有水龙队,是为了防止歹人炎日纵火。二十帐又设一中郎将大营,大营中不禁有杀神军数百人,还有数十位通古剑门和我渡明渊的高手从旁助阵;这十余位中郎将皆归左军都统兼领禁军执金吾冷仑统领,内廷参事李度监制;所有神盟高手为鄙派掌门指挥,通古剑门的卜卓君掌门协助。这几日每两个时辰变一次暗号,暗号只有校尉以上才知道,所有人要凭此暗号才能上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闻言,二人对视一眼,皆感这般防卫真的似铁桶一般。陆秋月笑着道:“叶掌门乃盟主之尊,自该统领各派。”
“前辈客气,全仰仗各位支持。”
傅青画心里满是自豪,嘴上却极为谦逊。
此时六月,山花烂漫开满山间,石榴、夏鹃、合欢花、月季、金线蝴蝶……群芳争艳,愣是将漫山遍野点缀的如诗如画,如此美景,一行又多是女子,一边赏花一边登山,倒也乐在其中,不急不缓。
众人又向山中行了半个时辰时间,此时已经穿过了层云,气微渐凉,几人扭头远眺,只看白茫茫的云雾如同一张硕大无边的盖子,将大地都罩在了下面,只有远处几个模糊的黑色山尖如同竹笋般露在白茫茫的云层上,顿时腾起身登仙界、豪迈凌云之感。其实,芒山并未天下第一高峰,天下第一高峰为渡明渊的指天峰,第二高峰是昆仑深处的不周山。但历朝历代的帝王之所以独爱在芒山举行封禅大典,其一是因为青州崇山之中,此山最高,而且周围百里都无其他高峰,只要登临金顶,俯瞰而下实有一种一览众山小的豪迈气韵。其二是因为此山位于九州中心腹地,含义自然比偏远之地又有不同。
这时只听云雾笼罩的更高处有人感慨道:“真是好景,好河山!”
“是啊。”
又有一人应和说:“可惜,可惜……”
几人面面相觑,苏幼情凝神片刻,抬头运功高声问:“可是小苍山的缘明大师和天一剑窟的沈掌门?”
“咿”
上方有人闻言也是一惊,只听脚步声传来,便见两道人影一前一后从山道上快步下来,一个素衣僧袍,慈眉善目,正是缘明和尚。另一人鬓间霜斑,胡须灰白,确实是天一剑窟掌门沈云涛。只见他二人对视一眼,皆相视而笑。
缘明和尚作揖道:“原来是苏掌门,蝉潭心经果然神妙,隔空识人的本领可是了不得。”
他接着看了看苏幼情身后,面露疑色,“听闻离忘川四仙子如衣盘扣,素不相离,怎么只有二位来啦?”
苏幼情也作了一礼,道:“承蒙叶盟主信任,吩咐了一件差事,晚辈派门下谢念二位师妹去料理了。”
“原来如此。”
苏幼情问:“方才沈掌门说可惜什么?”
“这……”
沈云涛微微一愣,继而看了看缘明大师,笑着说道:“我与大师方才行至上方‘折云台’时,颇有感慨,都说锦绣天下、如花江山,可惜我二人都垂垂老矣,门中青黄不接,年轻一辈没有像苏掌门、陆女侠这样的俊杰,这着实可惜了。”
闻言,苏幼情笑而不语,显然方才沈云涛说的“可惜”
不是因为门中之事。芒山有一偏锋,名叫云栈山,山非奇山,峰非险峰,但是胜在云霞之景乃是一绝。四十多年前,太白剑宗和昆仑曾因属下弟子冲突累月,弟子长老泰半搅陷其中,最后几乎酿成举派血战,后来还是前长公主和赵驸马从中撮合才罢手止戈,而三方会约之地正是云栈山巅的老榕树。
芒山折云台乃观景之妙处,恰好可以远望云栈山巅。这事已隔多年,许多江湖晚辈都一无所知,但是各派掌门却是一脉相传,都把这事当做教训和典故口述给继承人。当年昆仑太白能化干戈为玉帛,如今却不复往昔,不说神盟之约上双方为了盟主之位你争我夺,丁冕更是断了莫承允一臂,看最后林碧照一反多年隐忍韬略的印象要以一战三之姿态,恐怕从此太白昆仑不能和睦如初。而且昆仑如今被李易裹挟甚深,太白又被仁宗下令封山自省,无论谁人看来,最后林碧照为了阖宗未来之全局,早晚必然对仁宗俯首,俯首必拿投名状以示忠诚,这宿命所指恐怕最后还是昆仑。这恐怕才是“可惜”
二字之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