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霹雳里面的神是哪几个法则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章(第1页)

那孩子皮肤光洁,身躯健全,方才发生的一切仿佛从不存在。

朦胧的光影又在他身体表面,幻化出一副焦黑的假象。虚无上人取出箱中药瓶:“只需以此药应付江家,令其每日为这孩子擦拭身体,十日之后幻象自会消退,其人便可痊愈。”

万事已毕。虚无上人提了药箱,正待要走,见侍童仍一动不动,便唤道:“商恪?”

商恪的一只手仍被那孩子紧紧抓着。

他张开五指,罩在孩子面容之上,如同释放了一个温柔梦境,令那张痛苦的脸放松下来,陷入沉睡,亦不知不觉松开了手。

夕阳斜照,将那空寂的房间割裂成一半的温暖,一半的黑暗,名叫江宜的孩子沉浸在旁人为他编织的宁静中,从不知神仙曾光临过他的梦境。

江宜昏昏沉沉,睡了又醒,醒了又睡。如此度过数日,总算听得见外界声音,有时是他父亲忧愁地问“还不醒转,可如何是好?”

,有时是他母亲痛苦地说“这几日粒米未进……”

,黄昏时分,终于能睁开眼睛。

“醒了醒了!”

“小少爷醒了!”

镜台烛火发出的那点微弱光亮,对江宜而言亦是刺眼无比,他半闭着眼睛忍不住呻吟,意识犹如逃出一个光怪陆离的囚牢,一时浑身剧痛无比,一时又痒得抓心挠肝,简直在承受人间极刑。

姚夫人喜极而泣,忙吩咐厨房开火,煨了碗米汤端来,又派人去请江忱。江宜此番是鬼门关前走一遭,好容易能活过来,姚夫人患得患失,捧在手心怕摔了,将团枕垫在江宜腰后,小心地让他靠坐着。

“宜哥儿,身上可还有哪里不适?”

江宜眼神迷蒙,不知发生了什么。

“一定饿了吧,你睡着这几日,一点吃食都喂不进去。”

姚夫人端起米汤,调羹舀了一勺,喂到江宜嘴边:“先喝点汤润一润。”

院里兵荒马乱,全是因江宜醒了,忙碌起来,下人们去叫大夫、叫老爷,江忱急匆匆赶来,进门便道:“宜哥儿醒了?!”

江宜正含住调羹,咽下米汤,汤水顺着他喉管流下去。忽然江宜脸色变了,身体面条似的柔软滑下去,米汤流淌过的地方犹如浸润的纸张,变得朦朦胧胧、半明半透。江忱进屋的脚硬生生收住,伴随一声清脆碎响,姚夫人手中瓷碗跌落地面。

且说那日,商恪随虚无上人前往清河县,赐一道仙缘,事毕便回了世外天,不再过问。数月过后,正巧有事须得下凡一趟,路过清河县,念及那小孩儿,顺路便去探望一二。料想那小孩儿得了仙缘,洞悉世事,具备凡人所没有的智慧,必然已成一神童,说不得还会少年老成、心高气傲。

商恪隐去身形,进了江家偏院。

此处院落,他已来过一回,上次因是有事,未能留意院中景观,只依稀记得开着一树槿花,颜色温婉靓丽。今次却没有见到,非但如此,一点人气也没有,处处显得冷落,金风未动而绿叶先凋。

江宜坐在生苔的石阶上,玩着一个手毬。

与几个月前奄奄一息的模样全然不同,江宜原本便生得可爱,面相与姚夫人相似,皆带着一股春水似的柔软。然而商恪却见他面无表情,眼瞳黝黑,专注盯着手毬,安静得慑人。

屋里姚夫人的声音呼唤道:“我儿。”

江宜起身跑进屋,姚夫人依靠在凉床上做女红,面带病容,拿出一只钱袋递予江宜,笑了一笑说:“娘的药吃完了,你再去药房里买些来,方子拿好。”

商恪心中想,原来是母亲生病了,怪道这小孩儿瞧着心事重重。商恪跟着江宜出了家门,跑上青石路,沿街的飞檐挂着残雨,卖糯米糖的货郎挑着担子经过,小孩儿们一窝蜂围上去。江宜停下脚步,盯着那边。

货郎赶紧掉头走了,几个小孩儿亦被自家人拉走。

商恪又想,江宜毕竟还是孩子,会被一些小玩意儿吸引注意。

药房相邻就是学堂,江宜把方子交给伙计去备药,听见学堂里念书的声音,露出向往的神色,偷偷溜到窗棂下,朝里窥视。商恪抱臂跟着他,只觉得不解,天下道藏俱在腹中,江宜还想学什么?

“仓颉作书,以教后嗣。”

“幼子承昭,谨慎敬戒。”

“勉励风诵,昼夜勿置。”

学堂里皆是与江宜同龄的孩子,在先生的指导下诵读,放了学,就热闹起来,在学堂里打闹。忽然有人看见窗外的江宜,叫道:“呀!妖怪来了!”

江宜慌忙溜走,未及半途便被人堵住,几个学童将他围在墙角。

“妖怪,大白天的你也能出门吗?”

“你吃人吗妖怪?”

“江合!你的妖怪弟弟来了!”

“我不是妖怪!”

江宜大声说。

“胡说!我们人都要吃饭才能活,你不吃饭也可以,因为你是妖怪!”

“妖怪吃了人的食物,会全部吐出来,因为你们妖怪都吃人心、喝人血!”

江宜满脸通红,目光变得古怪,却没有反驳。自从数月前挨了一记雷劈,他就无法再吃下任何东西,吃什么吐什么,如此绝食度日,竟然也能与常人无异,自然会被当作妖邪。若非江宜有个做县丞的父亲,从小又是邻里乡亲看着长大,这会儿早已被驱逐赶走了。

“滚开!”

却是江合的声音,他从学堂里跑出来,冲着墙角数人大叫。江宜眼中现出一丝希望,然而待得众人让开道路,江合憎恨的脸却是冲着江宜:“滚开!滚啊!回你的院子去!谁让你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