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清穿之公主文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0章 第 30 章(第3页)

“拿走,自己回去好好反思反思,我看你皇祖母给你惯坏了”

元衿捧着她的风铃,拉上青山就跑。

康熙这才反应过来,这小东西一生气连句好听的皇阿玛都不喊。

“真是气死朕了,小顾子,她怎么回事。”

“公主只是一时之气,可能是听说阿哥们都要出京,到时候怕寂寞。”

“怕寂寞就这么闹”

康熙沉声嘱咐道,“你去和太后把这事说一声,好好管教下这孩子。”

可没成想,接下来几日,康熙现,自己只是没了一个风铃,清溪书屋和没了半条魂一样。

先是他自个儿甩了袖子回屋批折子,那日西北风乍起,吹了半日把他头都吹疼了,他都没能听见熟悉的风铃声。

接着是清溪书屋人进人出,每个人都和着了魔似得非要朝那空荡荡的角落看一眼,提醒他那里缺了个东西。

就比如那第二天

太子和大阿哥来书房为永定河的事面圣,胤礽跨进屋时悠悠看了眼门廊,似乎是不经意地说了句“风铃怎么没了”

御前太监不敢乱嚼舌根,大阿哥则跟着很自然地说了句“最近风大,可能五妹妹拿回去修了。”

还说“太子那儿的两个怎么样没吹断吧”

胤礽和煦地笑说“怎么会五妹妹串的时候是拿了鱼线串的,入秋前还来瞧过有没有缺损呢。”

康熙阴着脸问胤礽“入秋前元衿去你那儿看过”

太子点头,大阿哥闷笑了两下,“五妹妹和太子殿下可真好,我这做大哥的就没福气。”

“哎,这话可不对。”

太子这回不是要和大阿哥杠,而是真心实意地告诉她,“你都成婚有女儿了,元衿是怕风铃吵到你家的小孩子。”

然后到了夜里,康熙就听说大福晋带着小格格去疏峰给太后请安,元衿当场串了个小铃铛送给小格格玩。

再比如第三天

众阿哥一起来清溪书屋请安,也是人人进屋时都抬头看了眼。

老四和老五应是知道是什么事儿,全程埋着头不说话。

老三附庸风雅,看着那门廊惋惜地叹了口气,和太监念叨了句“那铃不在,清溪书屋的翠竹都少了点味道。”

老九和老十两个缺心眼,老十问老九“九哥,那铃铛呢难道太寒酸皇阿玛取了”

“你瞎说什么呢”

老九横了他一眼,“五妹妹用的是哲蚌寺开光的阳刻平安青铜铃,里面是十股蚕丝拧成的鱼线,下头坠的是绿猫眼石,穗子都是江南织造进贡的,哪里寒酸”

老十年纪小,“哇”

了一声“这么精致啊”

康熙凉凉地打断了他两的对话,问“胤禟,你倒是知道的多啊。”

胤禟不无遗憾地说“是啊,皇阿玛,我可想要一个了,就是不知道怎么和五妹妹开口。”

到了这天夜里,康熙听说元衿让人给老九老十也送了两个去,只是送到老九那里的那个,把绿猫眼石换成了青铜片。

康熙入睡前安慰自己元衿这么做就是故意气他,不生气不生气,他若生气她得意。

再比如第三天

连王熙那个老狐狸进来时,都抬眼瞧了瞧。

康熙生怕他也说什么缺了一角,赶紧给他打住“王卿家不觉得那风铃吵得很吗朕就给它取了。”

王熙愣了愣才道“是吗臣那日觉得在秋日这东西不错,还在自己书房门口也添置了个。”

这还不算完,到了第四天,苏赫代科尔沁班第亲王进献金秋的贡品,他一瞧见外头的风铃没有了,便抓着御前太监嚷嚷。

“那铃铛都哪去了”

经过三天的洗礼,太监们已经对这事了然于胸,当即答“万岁爷亲自取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