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异乡农民工的新年(第2页)
刘海洋和李晓慧来到开发区市场,往日人满为患的开发区夜市此刻变得冷冷清清,街道两边的商铺也大多都关门了。实在没什么逛的,在一个还在营业的超市里买了一点礼品两人便回去了。
“新年好!”
刘海洋带着妻子来到同事徐文龙家笑呵呵的道。
徐文龙和刘海洋是搭档,两个人开一台设备,白班夜班轮流倒班。他是湖南人,四十多岁,长得虽然矮胖但很精壮。
他们干的活刘海洋那强壮的体格有时候都累的有些吃不消,但徐文龙却干的勤勤恳恳,从未请过一天假。
他为人和善,刘海洋进这个公司的时候便被安排跟他学习了几天,算是刘海洋的师父。两个人关系处的挺好。
“新年好!海洋你们两口子快坐下喝茶,饭马上好了。”
徐文龙身上系着围裙乐呵呵的走过来。
徐文龙两口子租住的是一间瓦房,房子比刘海洋家稍微大一点,一张床、一个旧衣柜,一张桌子,还有一些空间。
房子的墙壁上裸露着灰色的水泥,房东连最基本的粉刷都没做。他们跟刘海洋一样在门口搭一张铁皮,下面放一张旧桌子当做一个简易的厨房。
屋内的桌子上已经摆了五六个菜,徐文龙的妻子还在门口一边招呼着刘海洋两口子一边继续炒菜。浓郁的菜香弥漫着小小的出租屋。
“嫂子,别搞那么麻烦,随便弄俩菜就行。”
李晓慧笑着走到徐文龙妻子身旁说。
“不麻烦,不麻烦,你们快去坐下,还有两个菜就好了。”
徐文龙妻子热情的说。她跟李晓慧在一个车间工作,跟徐文龙一样吃苦耐劳,为人和善,加上丈夫的关系,在车间里跟李晓慧处的很好。
“海洋早就过来了啊?文龙、嫂子,新年好!”
唐定国拎着礼物也过来了。
“新年好……新年好……大家都新年好!”
徐文龙乐呵呵的笑着。
“你这家伙能掐会算啊,才刚好你就过来了。”
刘海洋笑着说。
“来的早不如来的巧,我在家里就闻到菜香了,赶忙跑过来”
唐定国笑着说。
唐定国租住的出租屋在徐文龙旁边的一栋楼房上,他跟刘海洋老家在同一个小县城,比刘海洋小了一岁,为人也是热情大方,在车间里三个人关系处的最好了。
“菜都好了,大家赶快坐下吧。”
徐文龙一边开酒一边招呼大家入坐。
徐文龙家的桌子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湖南特色菜肴。
最引人注目的是一盘鲜艳的剁椒鱼头,鱼肉鲜嫩,上面覆盖着一层红彤彤的剁椒,散发出诱人的香辣味。旁边是一碗香气扑鼻的农家小炒肉,肉片薄而嫩,搭配青椒和豆豉的香味,让人垂涎欲滴。
一道清炒莴笋丝显得格外清爽,碧绿的颜色和脆嫩口感,为这顿丰盛的晚餐增添了一丝清新。
而那盘色泽金黄的干锅菜花,则是辣中带麻,菜花的鲜美与辣椒的香辣完美结合,让人回味无穷。
湖南特色的腊肉也不能缺席,切片的腊肉在灯光下透出诱人的光泽,肉质紧实,肥而不腻,边缘略带焦脆,散发出独特的烟熏香气。
随着徐文龙的热情招呼,众人围桌而坐,举杯共庆新年。此刻,地域的界限已然消失,只剩下美食与欢笑的交融。
他们,这些来自四面八方的农民工,平日里在工厂里默默耕耘,挥洒汗水。但此刻,在这间简陋的瓦房里,他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体验到了同事间的深情厚意。
桌上,剁椒鱼头的香辣、农家小炒肉的醇厚、清炒莴笋丝的清爽、干锅菜花的麻辣,以及那散发着独特烟熏香气的腊肉,无不挑逗着味蕾,让人沉醉其中。
“徐哥和嫂子的手艺真是绝了,每一道菜都让人回味无穷!”
刘海洋由衷地赞叹道。
徐文龙笑着摆摆手,“都是些家常菜,大家喜欢就好。”
他举起酒杯,高声说道:“来,新年新气象,大家干杯,愿我们友情长存,未来更加美好!”
众人纷纷举杯,欢声笑语中,新年的祝福与期待在空气中弥漫。
这一刻,这些在异乡过年的农民工们,彼此间的慰籍和关怀显得尤为珍贵。
他们或许因为生计、工作或其他原因无法回到家乡与亲人团聚,但在这个小小的出租屋里,他们却找到了家的温暖和节日的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