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乌篷船图片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章(第2页)

果然,他没猜错。

不到五点,许家院子里的灯就亮了。

五点一刻,许国强的车一走,没几分钟林清竹就出来了,她一个人,穿着黑色的薄外套,长卷发披散着搭在后背,孤独地行走在大院的马路上。

天还没亮,周围到处又都被乳白色的雾气笼罩,能见度非常低,他不敢离她太近,太远又看不清,梁成舟将车速放得很慢,眉间微微皱着。

躲避我把清竹当亲妹妹。

林清竹出了大院,走到轻轨站门口,因为太早,轻轨还没运行,要等到六点半。

她翻出包里的手机看了眼,还不到六点,闭眼叹了口气,又走到马路边站着。

马路上来往的车辆不多,路上的行人也很少,冬天这个点出门的,大部分都是穿着校服背着书包的中学生,大概率还是高三的。

林清竹回忆起自己高三的时候也是这样,她是美术生,十二月份美术联考完,回学校上文化课的那段日子就跟这些孩子一样。

大冬天,天还没亮就得起床,简单洗漱后坐车去学校,在学校门口的早餐摊买早饭,三明治、寿司、手抓饼、煎饼果子这些,选择性很多,还便宜又好吃。

学校规定不让带吃的进校园,但学生们自有应对方法,把早餐装进书包,或是外面罩个黑色塑料袋偷偷带进去,进教室后再拿出来,边背书边吃。

时间紧迫,高三的学生基本都这么干。等早自习结束,班主任进教室时往往都是皱着眉头让人赶紧把窗户打开,吹风散味。

艺术班的同学跟普通文化生不一样,高三上学期全部在校外的培训机构集训,文化课基本没学,比文化生少了半年的复习时间。

那半年落下的功课都要在短时间内抓起来,文科生想抓进度,除了背书,就是刷题,背书背得嗓子发炎,刷题刷到手指抽筋。

困了靠咖啡,累了靠强撑。

或是自我催眠:我不累,精神倍儿好。

老师还会鼓励你:高三玩的就是拼命。

林清竹想考的渝美校考时间在三月初或是三月中旬,四月份才出成绩,真正能静下心来复习文化课的时间不到一百天。

古诗、单词、文综,需要背的知识点太多了,走路吃饭嘴里都念念有词。

那时她每天两点睡,六点起。除了四个小时的睡眠时间,其余全在背书刷题,有时连做梦说的梦话都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或是分析选择题:a不符合史实,b不符合题意,c正确但材料未体现,答案选d。

林清竹不算天赋型选手,靠的都是后天努力。所幸功夫没白费,高考成绩还不错,文化全市一百二十一名,美术联考全市第二。

校考成绩也不错,拿到了三所美院的合格证。

她最后以专业第一,文化第三的成绩考进八大美院之一的渝美油画系。

渝美很漂亮,环境优美,学术氛围也很好。可惜林清竹大一读完就退学出国了,没彻底感受完国内的大学生活。

她大一那年最开心的,就是每次去隔壁渝大找梁成舟,渝美有两个校区,油画系在大学城的新校区,渝大也在大学城,两座学校离得很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