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第1页)
“要个小些的,拿过来我看看。”
一个小鼓递到眼前,他晃了晃手,一串“咚咚”
声响起,比纸面的拨浪鼓动静更厚重,长乐在苏乙怀里扭来扭去,显然是极想要这个新玩具。
钟见孩子喜欢,直接问了价,花了一钱银子买下。
“一会儿怕是要在县衙门前等一阵,买个小玩意逗他,省得哭闹。”
苏乙笑着点点头,也未说别乱花钱之类的话,其实要说买玩具,家里的玩具就不少,哪里至于来城里现买。
其实就是钟宠孩子,总想给长乐最好的,譬如刚刚听见那汉子说鼓面是羊皮的,顿时就看不上家里的纸皮拨浪鼓。
咚咚咚、咚咚咚,拨浪鼓彩色的鼓槌不住地在鼓面上敲击,上面挂着的彩穗随之摇摆舞动,惹得长乐目不转睛,怎么看也看不腻。
小鼓从钟手里换到苏乙手里,又换到钟涵手里,三人的手腕子都摇得酸,县衙的大门终于敞开。
水上人们听从官差指示,分列成几队,排到最前的人依次报出名姓、住地、家有几口人等讯息,文吏们核对无误,确认没有浑水摸鱼之辈,便在纸上勾一道,复在另一卷册子上誊抄一则,令每个人上前在自己的名字下按手印。
手印按罢,按着人头数一人一枚小木牌后就可自行离开,换后面的人上前,每一个走完这套流程的水上人都有几分茫然无措,往往都要愣上一下,被催促后才慌忙让路。
钟春霞跟在唐大强身后,他们倒是不需人家特意提醒,知晓结束后就赶紧离了队,望见钟一家子就在不远处站着等候,赶紧相携着走过去。
看见钟,钟春霞仍还有些回不过神,她低头看看手中木牌,又抬头看一眼亲侄子。
“阿,这就……这就成了?”
水上人对改籍这事盼了又盼,真到了眼前时,却现仿佛做梦一样,很是不真实。
钟肯定道:“这木牌就是咱们的户牒,拿在手里,以后办事时给别人看,外人就会知晓咱们是有良籍的水上人,一概待遇和陆上人相同,再也不必畏畏尾。”
其实寻常的陆上人是没有这类东西的,除非要出县城走远路,才需到官衙申办路引文书,否则没人成日里揣个小木牌到处跑。
现今水上人有,定然也是暂时的,等再过几年,所有水上人尽数改籍登岸,这东西有没有都无所谓了。
“这可真是……”
与唐家人同来此处的还有孙阿奶,她摩挲着手里木牌,不禁红了眼眶。
“没想到我都土埋脖子了,还能沾上儿子儿媳的光,舍了贱籍当上良民。”
她大字不识,不清楚该怎么说清此时的感受,非要说的话,那便是痛快!
只可惜孩子他爹走得早,不然留到今日,他们老两口就能一起享儿孙福。
一时间,县衙门前方圆百米的地界里,尽是水上人又哭又笑的模样。
夜半时分,弦月凌空。
钟披着半湿的头从堂屋进来,见苏乙一手搭在竹床里轻拍着长乐,另一手摆弄着手里的小木牌,翻来覆去看个没完。
“睡了?”
他轻声询问,苏乙顺势停了手,把小床里的小被子往上拉了些,盖到孩子下巴往下些的地方。
“睡了有一阵了,不到半夜醒不了。”
哥儿在他之前沐浴洗,此刻长披在身后,愈显温柔,钟走过去并肩而坐,看向那木牌。
“我还以为你已经收起来了。”
苏乙笑了笑道:“原本是收起来了,和那新得的地契放在一起,可路过时又想拿出来看看。”
为了避免木牌丢失,拿回来后苏乙就翻出家里的彩线,和钟涵一起给家里的三枚木牌打了绳结,还在下面挂了穗子。
“我也会和二姑一般,觉得好似在做梦似的,只有摸到这牌子,才确信今天白日里的事是真的。”
苏乙侧看向钟,他还记得对方立下宏愿,说将来要寻到路子,带着家里人到乡里去生活时的模样,那时的自己以为这一天或许会来到,但八成会在许多年以后。
未料到数月后官府便指出一条买田开荒种稻的路子,钟依旧行事果断,重金置地,还说动全族一并迁往千顷沙,而今凡是当初出钱买了地的都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成功脱去了贱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