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頁(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史書存在的目的就是據實而記,警示後人,絕不會在他手中有半分偏差。
眾臣已經在殿外瑟瑟等了半日,眼睜睜看著皇帝的屍體和公主駙馬的屍體被抬出去,心中直打鼓,猜測是要改朝換代了,但最終到底是誰當這個皇帝?
人馬都是聶照的,大抵是他做吧。
但百姓和義軍似乎更傾向於第五扶昌,不過第五扶昌看著活不久了,大抵會把位置傳給第五扶引?至少兩個人是堂兄弟,打斷骨頭還連著筋。
日已西沉,天邊火紅,隨即聽得殿內傳喚。
他們亦步亦趨,低著頭,整理了衣裳,如往日上朝般走入,整齊地列在殿中,一個個靜得如鵪鶉。
第五扶昌歇了半日,姜月的苦參也分了他一半,壓在舌尖,氣若遊絲,卻多少添了幾分精神,他由一頂步輦抬進殿中,李寶音隨著他進殿。
眾臣此刻只能聽到自己心臟狂跳的聲音。
做皇帝這件事和聶照沒什麼關係,他等個結果,高呼聲萬歲,任務就算完成了。不過他也留了一手,在場的將士除了中都的義軍,都是他從撫西帶來的,如果第五扶引的腦子突然犯什麼病,也能立馬給他治治。
大雍的太醫不是神醫,他是。
第五扶昌抬了抬手指,李寶音終於有機會將最後一道禪位書展開。
「昌天資輕佻,威儀不恪,否德既彰,有忝大位,今茲兄長引聖德偉懋,休聲美譽,天下所聞。昌願傳位於兄,承繼宏業,為萬世統。」
的確短得可憐,第五扶昌將自己的位置禪讓給了第五扶引,於道義於情理,方方面面,第五扶引的帝位來得無可指摘。
李寶音將禪位書交給第五扶引,對方接過,卻雙手奉過頭,向第五扶昌跪拜:「引不敢受命,願竭力輔佐陛下,伏唯陛下萬歲。」
眾臣見聶照並未有什麼意見,隨即齊齊跪地,向第五扶昌叩拜。
「陛下萬歲萬萬歲!」
「陛下萬歲萬萬歲!!」
「陛下萬歲萬萬歲!!!」
……
事情至此,已是塵埃落定,大抵是沒什麼事了,姜月終於腿一軟,把身體的重量盡數壓在聶照身上。
第五扶昌懨懨地望著滿地臣子,終於抬眸,從胸腔中擠出一聲:「平身。」
晚霞如火,燒得雲層翻湧成血浪,將原本晦暗的重華殿也照得艷紅,那座黃金鑄成的龍椅像澆灌了一層又一層的鮮血,一潑潑灑下,直灑到階梯盡頭,灑到人的腳下,心裡。
它那樣冰涼又帶著致命的吸引力,象徵著至高無上的權力。
十八年前的皇位之爭,終於在此刻分出勝負,並未有一個贏家,留下的不過滿地瘡痍。
作者有話說:
小聶還是真幽默啊,神醫再世,專治腦子。
劇情走完了,接下來,看我在晉江給你們大搞特搞(狗叼玫瑰Jpg)
第134章第134章
◎中都紈絝◎
姜月在東宮睡了整整三天,三天水米未進,狠狠把失去的覺都補了回來。
有時候她睡著睡著,聶照要試試她的鼻息還在不在。
這三天也發生了許多翻天覆地的大事。
譬如給先帝定了諡號為「靈」,好祭鬼神曰靈,總不是個好諡號;第五扶昌登基,改元陽和,第五扶引雖然拒絕了皇位,但受封攝政王,總攬朝中政務;再譬如帝以雷霆手腕撤換了朝中一批大臣,開始著手為前太子正名,為牽扯進奪嫡之爭的聶家、沈家、江家之流翻案,66續續下獄了一大批人,惹得怨聲載道。
他又活不長,按理說這種出力不討好的事不該他來做,他只要安安生生的,過一年半載的死了,也能得個好諡號。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他是在發揮最後的餘熱,將殘暴之行盡數攬到自己身上,盡力給第五扶引鋪出一條莊康大道。
有他在前,後面無論第五扶引要做什麼,都會無比順利。
聶照對翻案之事其實一直沒什麼執念,當年有誰真的信了聶家勾結外敵謀?就連略知情形的百姓提起,也要道一聲他們是冤枉的,皇帝心虛,連寫史書之時都遮遮掩掩。
百姓知道他們蒙冤就足夠了。全家子都死光了,他再上趕著來跪皇帝的兒子、孫子,求個翻案正名,證明他們一家子是忠誠的奴才,聶照還沒那麼賤得慌。
他就是亂臣賊子,這事兒沒什麼好說的。
朝中也有人上摺子給第五扶昌,言明聶照在撫西謀反,雖最後翻然悔悟,協助勤王,但終究有過,要將他打入大牢流放關外。
第五扶引覺得他們都有病,腦子像塞了大糞,不愧是靈帝一手提拔出來的貨色,撫西大軍還在中都城外駐軍,現在他們都敢說流放聶照,要不要把他們這個皇帝和攝政王一起流放了?
最後這幾道摺子都到了聶照手中,第五扶引的意思是讓他看著自己辦,聶照躺在床上看著看著,舌尖抵著腮,自己先笑了。
十二歲被流放了一次,二十多還要求被流放,怎麼這輩子就流放的命了。
十幾年沒在京都,京中權貴來來往往換了一撥又一撥,現在這些好像不知道他當年的威名。
姜月睡了三天,抱著他的腰,迷迷糊糊終於睡醒了,一醒就見他笑得輕蔑,停擺三天的腦子一瞬間反應不過來,以為他中邪了。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1t;)
&1t;: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