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第2页)
不过这别扭的劲儿,她一时觉得有趣,继续问道,“真不要?”
蔺九均转过了身去,闷声回道,“真不要。”
“哦……”
秦知夷耸了耸肩应着,又上下打量了他两眼,建议道,“我觉得你这身板实在不适合做力气活,不若还是寻些别的事做?”
蔺九均见她提起自己体弱这事,面色有些僵。
他语气略显生硬,带了一丝较劲说道,“在下只是不习惯,并不是不适合。”
秦知夷见他嘴硬至此,奇怪道,“讲课不是只需要嘴皮子,不需要眼睛么?为何你不能再去书塾讲课赚钱呢?”
蔺九均默然回道,“讲课需提前看书备课、批改学生的课业,在下并非神人,没有过目不忘的能力。”
秦知夷又被呛住,仗着他看不见,白了他一眼。
打伞
已到仲春末。
寅时四刻,天光不再暗沉如黑夜。
蔺九均早起后,差不多都在这个时候出门,然后提着一盏灯笼小心翼翼地照着路,走去范大叔家。
这段日子,秦知夷不怎么外出,只在村子里住着。蔺九均去镇上卖豆腐时,倒是会替她留意探听些青州的战况。
平日就是三餐茶饭清淡素净了点,见不得什么荤腥,虽然有些苦巴巴的,倒平安得很。
这天,薄暮时分,落了一场雨,淅淅沥沥。
乡道上,雨水冲刷着路上的尘土。
驴车走过的路上,泥土在滚动的车轱辘间跳跃,灰黑色的、泥泞的,散着淡淡的土腥味。
蔺九均和范大叔从镇上卖完豆腐回来,在临近到家的半道上,雨突然下起来了。
二人赶着驴车匆匆先回了范大叔家,趁着雨不大先从驴车上将卖豆腐的一应东西先卸下来。
卸完东西,雨还在下着,天光还算亮,但在蔺九均眼里已是暮色苍茫。
若是等到天再黑些,蔺九均就要什么都看不见了,他刚想同范大叔告辞,回家去。
木门外,一个面色蜡黄干瘪、身材矮瘦的男子拦住了蔺九均。
这男子是韦村长的小儿子韦绍林,身材瘦小,透着一股病态,颇有些纵欲过度之相。
韦家住在村头,一进村就能瞧见他们家那间宽敞亮堂的瓦屋。
蔺九均两人冒着雨进村时,给韦绍林瞧见了,人这会就到了范大叔家门口堵蔺九均。
韦绍林之前与蔺九均在县里一起上过学塾,韦绍林只是个童生,原是上不了县里的学塾,是韦村长砸了不少银钱让他入了学。
蔺九均同他也没什么交情,只是偶尔会一起搭车回村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