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第1页)
九年前,徐庆河从任职了三十多年的大学退休,开了这间心理咨询诊所,他在神经学和心理学上都有所建树。
秋末染是诊所接诊的第一位病人。
九年来,诊所里拥有行医资质的治疗师,陆陆续续都尝试过对秋末染进行治疗,可是效果微乎其微,最终放弃,转接给下一位治疗师……
循环往复。
原因有很多——
有对秋末染的病症缺乏足够认识和理论基础的,不属于其主攻范畴;有使出浑身解数却依旧一筹莫展的;有确实忙得腾不出手去下功夫的……
当然,以上缘由半真半假。
最真实的那个原因是诊所里公开的秘密。
众人默契地低头缄默。
见此场景,徐庆河微不可闻地叹息。
他不会强人所难,但还是想尝试说动:”
话语足够诱惑。
但这种刀架在脖子上的事,只怕有命赚钱没命花,拼死拼活做出点成果最终被铭刻在墓碑上……
大家是具有研究精神的学者,但更是怕死的人。
于是,众人无动于衷。
徐庆河无奈地摇头,白色压倒黑色的头发左右轻晃,让他更显无计可施。
现场的气氛实在沉重。
安雅手捂在嘴边,悄声询问身旁的夏初浅:“秋末染是谁呀?”
夏初浅困惑地摇摇头。
小互动引起一位同事的注意,他看着两个小姑娘,提议:“徐教授,要不……让实习生们试一试?”
数道目光应声集中在夏初浅和安雅的脸上。
“可这会不会太冒险了?”
有人质疑。
“她们虽然经验不足,但胜在想法多、创新性强。”
医生阐言,“二十出头的年纪,和秋末染年龄相仿,同龄人之间更容易敞开心扉去相处,更容易亲近,不是吗?我们来辅助她们,也许能找到更好的方法?”
说罢,他看向徐庆河,等待定夺。
“是很冒险。”
徐庆河食指摩挲下巴。
沉思片时,他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但这也许是个好的尝试。我们一直太桎梏于在理论中寻找解决办法了,也许换种思路,让秋末染和治疗师换一种相处模式,可能会收获意想不到的结果。”
他看向夏初浅和安雅,眼神和话语中透着鼓励:“你们谁愿意尝试?”
“我我我!我愿意!”
安雅自告奋勇,积极地举手自荐,又拉着夏初浅的手也举了起来,“我和浅浅都愿意!但是徐教授,您能不能先告诉我们秋末染是什么病情呀?我们听了半天还云里雾里的。”
夏初浅被动报名了,迎着众人的目光,她五指收拢,举着个虚虚的拳头。
她不是安雅那种性格测试所有指标都直奔“e”
去的人,她温和内秀,没把握的事不会轻易揽下,但她不懦弱,始终保持乐观且热衷于尝试。
“这是秋末染从三年前开始治疗到现在的全部资料,你们拿去做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