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第 22 章(第4页)
“确实是你的福气。”
太后坐到榻上,朝着她招手。
“你过来吧,让哀家好好看看。”
惠宁闻言挪了过去,“昨天皇后让哀家看名单时,哀家还想着是哪家的美人儿,今日一看确实标志,形象也特别,虽然乍一看与芳仪相似,但看久了似乎又不像。”
“你是佟妃的远房表亲”
“是,嫔妾有幸能沾到佟妃娘娘的福气。”
“倒是个机灵的孩子,比佟佳氏要聪慧不少。”
佟佳氏虽说已经是妃位,但为人略肤浅,不够聪慧,偶尔也不够审视夺度,在太后心里不够完美。惠宁不知,便沉默着没有接话。
太后也没指望她接话,带着她走出了书房,到了偏房的大炕上坐着,太后的贴身嬷嬷端上了茶,惠宁见着,赶紧接了过来,恭恭敬敬递上前去,太后接过,浅尝了一口后便放下了。
惠宁接过,再递还给嬷嬷,乖乖巧巧的站着。
太后打量了她几眼,“听闻你自进宫以后身子便不好”
“紫禁城冬天寒冷,与嫔妾的家乡截然不同,嫔妾一时不能适应,所以便病了大半年,好在有皇后娘娘多加照拂,嫔妾才能这么快好起来,嫔妾心里十分感激皇后娘娘。”
惠宁 低头浅笑,语气轻柔。
太后表情有点意外,似是没想到惠宁会这般说,她点点头,“这也是皇后应该做的,先前我听说灵答应落水,你不顾自己的安危跳下了冰湖救上了皇上的子嗣,这一点哀家便要多夸奖你两句。”
“嫔妾本来便与灵姐姐情同姐妹,姐姐也对嫔妾十分好,救姐姐是嫔妾应该的。而皇家子嗣更是尊贵无比,保护皇上的孩子也是嫔妾的义务和责任。”
“你有这份觉悟十分难得。”
太后被她取悦,表情终于好上许多,也有了几分笑意,气氛融洽起来,惠宁也觉得两个人的关系终于不像刚刚那般僵硬和尴尬了。
“你身子不好,以后有时间便经常来我这处拜拜佛祖吧,哀家有空时,也会替你抄写一份佛经,祈求上苍庇佑你早日好起来,诞下皇家子嗣。”
惠宁一惊,太后突然说出这般话,她一时不知是何意思了。惠宁赶紧行礼,“太后如此照拂嫔妾,嫔妾心里感激不尽”
“哀家也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只是如今物是人非,哀家一个人在宁寿宫吃斋念佛,虽然清静,却也总归没有个说贴心话的人,既然皇上喜欢你,哀家便也不会为难你。”
太后笑着,突然拉起她的手,将一串佛珠放在惠宁掌心。
“这串佛珠你便戴着吧,佛祖在上,也保佑你。”
惠宁手指动了动,手中的佛珠已经有了轻微的磨损,想来是太后戴了许久的贴心之物,虽然并不贵重,却代表着太后的一番心意。
“谢过太后。”
惠宁笑着将佛串戴在了手腕上,看起来十分欢喜,她举着手瞧了片刻,“真好看。”
她这般小女儿模样逗得太后也笑了起来,“哀家送的不过是个普通的东西罢了,哪有皇后送的贵重。”
“皇后娘娘送的东西虽然贵重,但太后您送的东西对惠宁来说也是珍贵无比的,能时时刻刻得到太后和佛祖的庇佑,嫔妾怕是做梦都会笑醒呢。”
旁边的嬷嬷忍不住笑了起来,太后见着,脸上的笑容也深了不少,“就你嘴巧。”
“好了,先前去向皇后请了安,又等了哀家那么久,昨晚你还才承了宠,想来也累着了吧。现在时候也不早了,你便回去好生歇息吧,哀家也累了。”
太后摆摆手,示意她回去。
“那嫔妾便先告退了。”
惠宁行礼,在嬷嬷的带领下退了出去。
出了门,惠宁感谢嬷嬷,嬷嬷便开口,“太后未时申时会习练书法,太后不喜有人打扰,若是旁边有人能安静替她研墨就好了。”
惠宁精神一振,“谢嬷嬷提点。”
嬷嬷笑着点头,便转身进去了。
幽兰扶着她向玉笙阁走去,待走出宁寿宫后,惠宁才开口问道,“我原以为太后十分严肃,却没想到如此温和慈祥,倒让我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了。”
“小主您玉雪聪明,又与世无争安分守己,太后和皇后娘娘自然喜欢。”
幽兰接话道。
惠宁笑笑,不再开口。
走了一阵,快到回到玉笙阁的时候,一抹熟悉的身影迎面而来,惠宁端着笑容上前,“瑞姐姐好。”
“恩。”
瑞常在不太想看见她,她冷冷淡淡的应了一声,便打算离开。
惠宁笑着上前,“几日不见,姐姐都消瘦了不少,想必姐姐也和灵姐姐一样,辛苦得很,连胃口也没有,不如我让幽兰做些精致的糕点送到姐姐那里去,给姐姐开开胃吧。”
瑞常在顿住脚步,“不用了,我吃不下。”
“可是吃不下也不能不吃东西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