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狗血不伦恋(第2页)
宋煦明瞪圆了眼睛,“你这也太狠了吧?”
“本金都要不回来……对了,那个刘慕卿人品怎么样啊?何阿宝她看上的又是哪个伴读啊?你别告诉我是你啊。是你不光我不同意,我爹、我娘,还有你九泉之下的爹娘,都不会同意的!”
宋家和何家历来不合。
何太傅瞧不上宋家这样大字不识得几个的泥腿子,宋将军也受不了何家那样说话拐弯抹角的酸文人作派。
宋煦明的父母也是穷种地的,宋君君父亲去考武状元,路费还是自己弟弟弟妹卖了家里唯一的老黄牛凑的呢。
谁知宋将军考中状元的那年仲夏,将军受命剿匪,耽搁了衣锦还乡,而村里恰好遭了水灾,弟弟弟妹被洪水冲走了,只留下两岁多的宋煦明。
他也是命大,躺在木盆里,就飘在泥沙水中,不哭也不闹。
于是,宋煦明便被接到了宋君君家里,伯父如父,他自小倒是聪颖,比宋君君愿意读书。
皇帝彼时看重宋将军。宋将军因为要去剿匪,原定的回家日期一推再推,没成想,连亲人的最后一面也没见着。在皇帝陛下看来,这是忠;
后来宋家蒙难,宋将军又把弟弟的孩子接到了自己家,视如己出,这是义;
宋将军孤身入敌营剿匪,重伤不降,反而力擒贼子,这是勇;
这忠义勇都占全了,只剩下一些没什么文化不认识几个字的缺点了。
宋将军又没什么心眼子,这些buff叠起来,皇帝能不喜欢吗?
在这样的前提下,皇帝很是亲近宋家。
不过宋将军自己的女儿宋君君又实在是顽皮,难以培养,于是皇帝便挑了宋煦明做当时还未册封储君的嫡子侍读。
宋煦明的名字还是皇上赐予的呢。这可是无上的恩宠。
宋煦明虽与宋君君一起长大,但禀性又迥乎不同。
当然,心智方面就不说了,体能上,他先打就打不过自小在外头野惯了的宋君君。
“我中意何阿宝?你怕是粽子吃多了吃饱了撑的!刘慕卿他人品还不错啊。我们俩和太子从五六岁起就在一块儿念书。除夕那晚元成——噢也就是太子殿下,元成和我们仨要去宫里的藏经阁找书,还是慕卿扮成元成的样子给我们放风的呢……”
“你们仨?那另一个伴读呢?你们去藏经阁干嘛还要放风?”
皇宫就是太子的家,藏经阁就是他家的书房,他去自己家的书房,还用得着放风?
“放风这事儿先不提了。另一个伴读是何太傅的表亲,陈攀,他是太子册立之后让何太傅塞进上书房的。我们仨与他自然不亲厚。噢,对了,何阿宝中意的就是陈攀。”
“什么?!她喜欢她表哥?!”
宋君君又惊又喜,已经按捺不住那颗吃瓜的心,激动得声音都变了调。
陈攀原是何太傅兄长的孩子,母亲是与何阿宝母亲一母同胞的姐妹。后来,何阿宝舅舅膝下无子,便将陈攀过继了来。
名为表亲,实则是堂亲。
表亲在此时可以成婚,而堂亲同姓成婚则是大罪了。
这是什么狗血的不伦之恋啊。
“这么大的事儿你怎么不早告诉我啊?这要是让何太傅知道了,哇塞……这么有悖于伦理纲常,心肝脾肺肾不都得给他气吐了……”
“你小点儿声儿……当时你不也没问我详细吗?”
宋煦明手忙脚乱地拉宋君君坐下。
刘慕卿和成瑜俩人的事儿宋君君弄清楚了,后来便一门心思地在暗地里替俩人互通了许多次消息。
虽说通过成瑜向太子要钱这条线是断得差不多了,但是好姐妹的终身幸福,自然比黄金万两重要啊。
在宋将军三令五申不许她胡闹的情况下,宋君君还“顶风作案”
给他俩制造了不少独处的机会。
当然,宋君君犯事儿历来不忘拉上宋煦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