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误入华娱的八零后怎么下架了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2章邀请王虹卫(第2页)

而且这连他的好朋友,都是刚出茅庐的雏鸟,理论知识他们都不差,但到实际操作上如何,就不得而知了,所以他的剧组急需一个技术指导,而在导演系里最适合他的,就是王虹卫老师了。

至于其他的导师,他可不敢去请,都是一些四五代导演里顶梁柱,对于康程要拍电视剧,而且还是偶像类的,不被喷,就已经是满天神佛保佑了,他那还敢往前去凑啊。

世界上没什么成功是必然的,也没有什么成功是完全靠自己的。

就说杰克马都有十八罗汉,他的腾哥也有五虎上将。

这是很正常的事,毕竟一个人不可能方方面面都精通的,再厉害的人都会有疏漏的地方,总得要有帮手,帮着你查漏补缺。

导演也亦然!一个剧组里大大小小几十,甚至几百号人,导演一个人是管不过来的。

里面有太多的环节了,除了导演外,有蓝图、有场地、有设备、有人手。

这么多需求里,只有‘蓝图’是属于导演和编剧的,其他都是另外两个职业的工作范围内:监制和制片人。

他们才是剧组的大管家,是让导演专心于作品,不被外界和其他阻力所影响的关键人物。

眼前的王虹卫老师在康程眼里就是这样的角色,而且在未来王老师也一直充当着这样的角色。

而且在康程不知道的情况下,还真让他给瞎猫碰上死耗子,这位大佬在未来的几十年里爱好没别的,就喜欢扶持新人导演,只要新人能打动他,王老师都不介意帮上一把。

最典型的就是宁皓了,在没认识康程的时候,宁皓其实一直吃着娜姐的“软饭”

的,别看他刚拍完他人生中的第一部片子,但在以前,宁皓因为家里的原因,学费都是自个挣的,就靠他去王府井给人画画,还有给人拍摄写真之类的,也就刚够他的学费罢了,而娜姐就不同了,人娜姐可是师大戏文系的,才华那是没得说的,剧本那是写得溜的要命,那时的娜姐挣的可比宁皓多的多了,这也是这两个能在京城这地立足的原因。

如果没康程的介入,宁皓的第一部片子就被这位大佬给相中,一路又是顾问的,又是制片,又是监制的,又是借助学院资源拉投资跑各种电影节的。

哪怕没跑出名堂出来也没放弃宁皓,在往后没有康程的介入下,宁皓筹备《疯狂的石头》,这位老师又站了出来,帮忙联系中影等渠道,这连刘得华的“亚洲新星”

都是这位老师帮忙联系的。

堪称在世伯乐都不为过,而且还是一个主打长情的伯乐!

其实现在的王老师还是很高兴的,先是在八一厂闲置了好几年,回到母校后事业也是波澜不惊的,现在终于有学生找自己了,而且还是主任和教授一致认为的天才,想想也是导演系那么多老师、教授,为什么康程不去找,偏偏找自己?看来这小子是相当的能处啊。

也说明人康程认可他的业务能力,亲近他的人品呀。

如果此时的康程知道老王那么多内心戏,肯定要吐槽他一番,他不去找别的老师和教授,还不是怕被骂和被喷。

你小子不去拍第七艺术、时空综合、新视觉美学等等高雅的电影艺术,而是去拍电视剧,这不是有辱了你北电两大系的名头,而且你康程也不是缺钱的人,反倒自甘堕落去拍电视剧。

一想到这的康程不由的打了个寒颤,可怕啊可怕啊!

“不对啊,康程,这是剧本是电视剧吧?”

没看一会儿的老王反应过来,抬起头来问起康程来,而且语气还相当的肯定。

“对头,就是电视剧剧本。王老师有什么问题吗?”

“不是,你小子想干什么,怎么想到拍电视剧来的,我刚开始还以为是电影剧本呢?”

“王老师,拍电影,您觉得现实吗?我就一个新丁,剧组只待过张导的剧组,虽然有所成长,但电影是什么?那可是号称第七艺术,每一帧那都是相当的严格的,我只有理论知识,实际操作可以说为零的,就算本子再好,到了我手上也是白瞎,而且现在国内的市场,您觉得我能收回成本吗?”

老王被康程一通输出,突然也觉得很有道理。

“那好吧,这个咱们暂且不聊,拍电视剧也不是不可,但你拍点有厚重感的,你看你这剧本,完全就是一个偶像剧嘛,有点南韩和湾湾省那味,如果让谢主任和候院长知道,你就等着挨批吧。”

“王老师,老王,王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