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第2页)
她听柳南说了跟刘思北吵架的情况,嘴上一边劝说安慰,一边称赞她坚持自己的立场是对的。人总要跟随自己的内心追求想要的生活。她期待着刘思北扭转认识,重新跟柳南站到一队。柳南有些灰心地摇着头,口是心非地说,她一点都不期待。
吕东告诉柳丫头,既然走到这一步了,那就先冷静冷静,放一放。然后马上给她安排工作,让柳南先干着记者,找选题做几条漂亮的片子,在栏目组树立一下自己的威望。等着台里听完频道的汇报会,方案一通过,所有的岗位、职务,以及要干的事都会明确。
柳南连连点头。从此,心思全部扑在了钻研业务上。
……
重建新闻综合频道的干部队伍,吕东脑子里的方案越来越清晰了。
频道的经营创收,她决定交给黄江涛。成立品牌经营部,由黄江涛担任主任。负责全频道的广告、活动及营收工作。这样,四大新闻栏目都成了两位制片人的配置。干部队伍不再臃肿。副总监选定那海和宋春风两位。那海负责“正午焦点”
和“晚间”
,宋春风负责“北江新闻”
,“北江零距离”
和品牌经营部暂时由她直接管理。这样一来,吕东这个“一把手”
肩上的担子无形中加重了。但她明白,现在不是要舒服、讲享受的时候。非常时期,团队必须勠力同心。她这个带头人更得以身作则。
按照叶书文的要求,在新台长上任后,新闻综合频道应该拿出一个系统的展方案做汇报。这个方案要具备一定的高度和展眼光,最少应该规划到未来五年我们要怎么干。站位一定要高,看得一定要远。新闻综合频道要突围,北江广电台要振兴,这个方案都应该给出真知灼见。
在对多个环节进行了充分的调研之后,吕东脑子里的方案越来越清晰了。但她还是有那么一丝丝顾虑。因为不知道新上任的台长是什么脾性。如果她想得太大胆,步子太大,新台长能不能接受,会不会讨厌她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愣头青”
?这些都是未知数。但这并不影响她对方案进行最大胆的设想。
牛小斌已经跟吕东电话交流了多次。
牛总说的最多的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叮嘱她,一定要了解一下达省份地市台都做到哪一步了。要强化问题意识,全力围绕我们要解决什么问题来施策。在牛总的提示下,吕东一次次进行着头脑风暴。
……
这天下午快下班的时候,吕东正在电脑里完善方案,一个肥硕的身影敲了敲门,站在了门口。
“吕总,忙着呢,现在方便吗?”
侯宝才气喘吁吁地问。
吕东抬头,见是老侯,急忙起身,伸手请进。
侯宝才是来递交病退申请表的。
自从吕东复职后,侯宝才每天变得郁郁寡欢。没出一个月,脑袋上的头竟花白了不少。
虽然他为吕东复职出了不少力气,吕东回来后确实也没再找他什么事儿,但他成为孟成的棋子帮着陷害吕东的经过是个不能抹去的事实。尤其是当时在举报信上签字的六位正式工,四个退休,一个辞职,就剩他自己了。他感觉到了一种无形的压力。
现在,新闻频道也变了。
每天楼层里都是忙忙碌碌的身影,听到的都是谈工作、说业务。凌青云曾经私下跟他们几位办公室的人念叨,现在玩手机打游戏的看不见了;女编辑们凑一块叽叽喳喳唠嗑,一唠一上午的情况没有了;牢骚的也没了;迟到早退的也特别少了。想混天度日的人,自己就待不下去了。
侯宝才早已感觉到,他不能再悠哉悠哉地坐在工位上,翘着二郎腿,喝茶水、看报纸了。但他还没有想清楚自己该怎么办。直到有一天,他把腿翘到桌子拨拉手机时,突然一阵天旋地转,眼前一黑,最后被12o车拉走,他才想清楚,自己该病退了。
医生告诉他,他的血管堵了一半多。随时有可能出现心梗、脑梗。建议他立即减肥,保持平静、轻松、愉悦的心情,坚持锻炼,清淡饮食。在诊断证明上,医嘱写到:如果情况允许,请立即停止工作。
吕东看着侯宝才的病退申请表和诊断证明,提笔在上面签了字。然后站起来,和善地说,“侯哥解放了,回家好好休息。有时间了就回来转转。”
侯宝才急忙跟着站起来。
他有些激动,马上就离开单位了,还想抒一下惜别之情。他抬了抬胳膊,想跟吕东握握手,但现吕东没这个意思,又缩了回去。他涨红着脸,看着吕东,嘴动了动,还是没说出啥来。最后要转身的一刹那,他终于脱口而出:“吕东,你是个好人!”
吕东一怔,喊了一声“侯哥”
,然后伸出了手。
老侯回身,急忙伸出双手迎了上去。
曾经有着化不开的矛盾和怨恨的两双手握在了一起。
……
新台长李上任了。
李台长用了十天的时间熟悉全台的工作。晚上十一点,有人看到他办公室的灯还亮着。郭有亮的秘书李英辞职了。新秘书刘阳任劳任怨、尽职尽责,跟在台长左右,秘书工作做得一丝不苟。
上任的第十一天,北江广电台召开了全体中层干部大会。主题就是认清形势,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奋作为。
会上,李台长提出了“加推进媒体融合,打赢广电改革翻身仗”
的目标和口号。并明确指出,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先就是统一思想,达成共识。时不我待,大家要有紧迫感,危机感,责任感。所有的失败,都应该成为我们的经验和教训。所有的问题,都是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