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章 韩非的抉择(第2页)
难道自己的母国,真的无药可救了吗?
想到此处,韩非心中苦涩不已。
此时,一个苍老而又洪亮的声音从背后响起:
“非,不必如此气馁。”
听到老师的声音,韩非惊喜的转过身。
果然,荀子站在身后。
此时的荀子两鬓斑白,气色却很好,皮肤也没有多少褶皱,他穿着一件麻衣,腰间配的剑,身上颇有一种道骨仙风。
荀子捋着自己的长须坐到了张苍和韩非的身侧。
师徒三人以三角形落座。
“老师!”
荀子刚刚坐下,韩非就急不可耐的问道:“您还有挽救韩国的方法吗?”
韩非热忱、期待的眼神中,荀子缓缓摇头。
见此,韩非颇感失望,随即又不死心的问:“您…您刚才不是说叫我不要气馁吗?”
荀子捋着胡须,淡然一笑,摇头说道:“我说的不要气馁,意思并不是能挽救韩国,我只是要你不要为韩国的灭亡而气馁。”
韩非闻言,心中更失望了。
难道韩国真的没救了?
荀子接着说道:“当今天下,统一已经成为大势所趋。不管是秦国也好,赵国也好,楚国也好,甚至是齐国魏国都想要统一天下。
韩国地处四战之地,无论是谁想要去统一天下,都绕不开它。
因此,韩国的灭亡是必然的。
这是势,势绝非人力可以扭转。”
韩非紧咬嘴唇,眼里满是不甘,“老师,那韩国就只能坐以待毙么?”
荀子轻轻拍了拍韩非的肩,“非也。韩国虽亡,但韩国子民还在,文化还在。你一身才华,不应只着眼于一国兴衰。”
韩非微微一怔,似有所悟。
“师兄,老师说得对。”
张苍附和道,“秦国若得天下,也需治理各国遗民,师兄的法家思想定能有用武之地。”
“不!”
荀子摇了摇头,看着小徒弟张苍说道:“仓,你后面的话说对了,但前面的话却说错了。”
张苍一怔。
荀子缓缓说道:“秦国确实很有希望统一天下,但是,赵国统一天下的可能性更大。”
“为什么?”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