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我在敌国朝堂杀疯了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章 殿试风波(第2页)

这下不为和不妄都知道这戴思谦在国公眼里是个特殊的存在,以后要多几分谨慎了。

细雨连绵的春季渐渐远去,槐花却逐渐开满各个枝头。已是人间四月天。

这是戴思谦第一次走进皇宫,却是是萨仁的第千千万万次。眼前的雕梁画栋与前世的记忆在她的脑海中不断交织。

本是到皇宫参加殿试的贡生与一排秀女擦肩而过,戴思谦微微侧目,似是透过她们看到了当初那个不谙世事的自己。她立即收回目光,尽量不让他人发现自己失了礼数。

若不是公公领着他们进了殿试宫殿,萨仁几乎都要下意识走去那最西北的宫殿。就仿佛她还能闻到那里阴暗潮湿又酸涩的味道。

“皇上驾到——”

哼,这老皇帝还亲自监考呢。

众人皆跪坐一排,恭恭敬敬的行礼。戴思谦咬了咬牙,忍。还未曾起身,又听见公公夹着嗓子的声音“晋国公到——”

戴思谦低着头,只看见一抹紫色的衣诀从她身边一晃而过。

头顶传来了老皇帝庄严的声音,“好了,平身吧。诸位都是天齐的可用之才,今日不必因为朕在而感到紧张,认真作答便是。”

戴思谦心里暗骂一句,谁会因你在而紧张?反倒是晋国公在让我有几分紧张。

试题卷发下来后,戴思谦扫了一眼考题,果真是关于饥荒。

想到前几日王正卿还问我殿试会考什么,当时觉着告诉他丢我自己也没什么坏处,便将自己的猜想如实告知了。想必王兄此次也能考得好一些吧。

皇帝将答卷一一阅过,唯独点了戴思谦的名字。

“戴思谦,你将你卷中所写之法细细说来。”

戴思谦站起身,鞠躬行礼后不紧不慢的说道,“回皇上。从古至今治理饥荒的办法无非四种。一是用储存的粮食救济当地灾民;二是鼓励鼓励富足之家施以援手;三是对籴米加以限制;四是对降低粮食价格加以管控。然而这四种方法都不能治其根本。所以臣提出建立义仓。”

“朕倒是只听说过义庄,那你继续说说,这义仓中的粮食从何而来。”

“是。臣以为,在无灾荒的年份每家每户都应纳米入仓。”

此话一出,殿内众人皆是互相对视,却又不敢言语。

萧星纬瞥了眼皇帝,看皇帝似乎对此并无反对之意,眼中快速闪过一丝厌恶后收回目光。

他双手抱剑,他定睛看向戴思谦,声线清冷,“农户每年都要向朝廷上缴米粮,你凭什么认为,他们愿意再缴一份?”

戴思谦听见萧星纬的声音心下一紧,暗道这还没进朝堂呢就百般刁难我。

她稳了稳心神,抬头与他对视,“回晋国公,小生以为按贫富划分等级来定具体上缴数额,再由官差和皇商带头缴纳。此法或许可行。”

萧星纬眼中透露着几分欣赏却又很快划过。他没在说话,而是示意戴思谦继续说下去。

“义仓设立本就是为了防凶年、治灾荒。故而设立在各个州。”

“朕倒是有个问题。若是遇上连年丰年,这义仓中的陈谷若是在其他地方还好,在江州这样的地方恐生霉变。”

晋国公看了看戴思谦犹豫的模样,心中盘算了一会后说道“皇上说的是。若要解决只能粜出陈谷,再纳入新谷。可是,这样一来,粜出陈谷的钱不到贪官囊中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