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心甘若饴正确答案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章 心中所系(第2页)

沈翎玉到朝乾堂时,廊上站着一位身着大红蟒衣,腰系光素白玉带的太监,正是司礼监掌印,大太监周如兴。

周如兴一瞧见沈翎玉便撑着伞远远迎了上来,往日他定是要身边的小太监扶着的,但在沈翎玉面前他不敢托大。

这位容华公主可是皇上跟太后放在心尖尖上的宝贝,就连正统的皇子公主在沈翎玉面前也讨不到好。他虽说位处司礼监掌印,可放在真正的贵人面前,也不过是个奴才。

“奴婢参见殿下。风雪愈盛,殿下怎么冒着雪来了,皇上见了是要心疼的。”

绛河微微弯腰行了一礼,沈翎玉弯了弯眉眼道:“去渊北这一路折腾了小两个月,好些日子没见着家里人,容华心中想念,便匆匆来了,还要劳烦周公公通禀一声。”

周如兴赔笑:“殿下这话可是折煞老奴了,殿下要见皇上哪还需要通禀,皇上今晨一早便说过,殿下来了朝乾堂直接进去就好。”

几句话的功夫两人已至朝乾堂廊上,周如兴为沈翎玉掀帘,恭恭敬敬的将人请了进去。

朝乾堂阶上隔了道珠帘,绛河自归京便卸了刀,她接过沈翎玉拿掉的大氅,便立在阶下没有上前。

沈翎玉屈膝叩,道:“翎玉参见皇上。”

昭宁帝坐在案前,手中正执着朱笔批阅奏折,听见声音才抬起头来看,瞧见自己悬着心惦念了两个月小丫头正给自己规规矩矩的磕头,连忙挥挥手叫沈翎玉起身。

“谢皇上。”

沈翎玉也不落座,就立在昭宁帝身侧,替他研墨。

昭宁帝吩咐周如兴看茶,然后抬眼看了沈翎玉一眼,又想起前夜递到手上的那道奏折。

昭宁帝放下朱笔,道:“你的折子朕看了,渊北的忠心你觉着不假,那翎儿给朕说说看,为什么想让戚负雪留在京中?”

沈翎玉垂眸,漫不经心道:“戚负雪弹得一手好琴,比起翎玉常听的雨花楼中的那位月娘子还要好上三分,翎玉想让他进重华宫,做名乐师,好教教翎玉宫里的伶人。”

“不许胡言。”

昭宁帝故作严肃道:“堂堂一位王府嫡子,去你宫里当乐师算怎么回事?”

沈翎玉勾唇轻笑道:“翎玉在渊北有缘见过戚负雪一面,这人瞧着身子太过羸弱,怕是多走两步都会去了半条命。翎玉常年与太后她老人家在皇寺祈福,重华宫也算是有佛光庇佑,定能护戚负雪无恙,说不定身子还会好起来呢。”

昭宁帝忍俊不禁,他对戚负雪的颜色略有耳闻,只当她头一次遇上个喜欢的人,道:“你这丫头,惯是会糊弄人的。”

“翎玉可不敢糊弄皇上。”

沈翎玉说着在一旁的椅子上坐下。

周如兴这时端着茶走进来,放在沈翎玉手旁,低声提醒道:“殿下小心烫。”

沈翎玉应下:“多谢周公公了。”

周如兴递完了茶便退出朝乾堂,太监小林子递上一个暖手炉,问:“干爹怎么这就出来了?”

周如兴轻哼一声,“那位殿下说想念家人,咱家进去那就不叫伺候,叫碍眼。你可机灵着点吧。”

朝乾堂内。

“待渊北王进京,朕会下旨封赏。”

这话便是应了沈翎玉的意。

沈翎玉抿了口茶,笑着道:“翎玉陪皇上下棋。”

沈翎玉眼里噙着笑,那模样像只得逞的小狐狸,昭宁帝看得心里不是滋味,有些后悔太早替沈翎玉寻了教书先生,也不知道这些年都教了些什么,让沈翎玉看着越来越温顺,胆子却跟着越来越大。

沈翎玉两个月不在盛京,朝上生了不少事,绣衣营收集到的那些消息她还没来得及细看。跟着昭宁帝下了几盘棋的功夫,沈翎玉倒是听了个大致。

朝堂上如今明分两党,大皇子楚元一党,及三皇子楚祁一党。大皇子楚元为皇后嫡出,母家是内阁辅奚长虔,乃是天下文臣之,楚元品性贤良,又背倚翰林院,故此备受朝中文臣拥护。三皇子楚祁,贵妃徐氏所出,徐家祖上有过振国将军之名,楚祁于汝南戍关三载,因此在军中威望颇高,故朝中武将多数站在楚祁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