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戚家军蓟州之变百科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八十二章 御赐三眼铳(第1页)

“你既答应了,岂能失信于他?”

陆柄一乐,“人是你抓的,放人也是你的事。”

听戚继光说,他已经和俺答汗谈过开设两国边境市场的一些事项。陆柄认为这是一件对两国都有好处的事。不过这事他可不敢作主,要回京禀告嘉靖皇帝,只有皇帝才能做决定。

回京之前,还得释放把汉那吉。这位鞑靼王孙早就从黑牢转移到外面了。也没那么邋遢了,穿的干干净净、头也梳的整整齐齐。再次见到戚继光,鞑靼王孙的态度格外谦卑。

“戚将军。”

把汉那吉行了个鞑靼人的鞠躬礼。

“把汉那吉,我已经和俺答汗谈好了,放你回去。”

戚继光看着他,“俺答汗很在乎你。你也老大不小了,别再像个没长大的孩子一样,整天胡乱来。记住,回去之后多帮着俺答汗干点正事。”

“嗯,鞑靼早晚是要加入明朝的。我希望你能为两国人民的福祉做出贡献。为鞑靼加入明朝出一份力,将来史书上能够留下你的名字。后人提起把汉那吉,都会竖起大拇指赞美你!”

“是,多谢戚将军。”

把汉那吉又鞠了个躬,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激动的。经过这次被俘事件,他明显沉稳了许多。

不管把汉那吉心里是怎么想的,戚继光是把这枚种子埋下了。也算是给把汉那吉画了个大饼,就算他现在没有任何表示,戚继光不相信这么一件大事,他会没一点儿想法。

把汉那吉离开了,连带着他老婆、随从,十几个人一起回了鞑靼。戚继光跟着陆柄返回京师,见皇帝。至于那些牛羊马,戚继光象征性的带走了一些,大部分都留在了蓟州。

经过前后两次索要,一千多只羊、几百头牛马。这年头运输也不方便,都带回京城太麻烦了。少带一些回去,让皇帝高兴高兴就得了。

俩人回京城见到了皇帝,汇报和俺答汗谈判的事情。嘉靖帝朱厚熜被戚继光近乎无赖的行径逗得嘎嘎笑。汇报完经过之后,戚继光又请皇帝去看他的战利品,鞑靼人送的牛羊马。

绵羊、牦牛、草原马。朱厚熜看着这些战利品笑得合不拢嘴,这可是他坐上皇帝以来,明朝头一回从从鞑靼人身上占到便宜。

至于两国设立边境市场的事情,朱厚熜大手一挥,直接交给了陆柄和戚继光。这事既然是你俩谈下来的,就全权交给你们去办。我只要边境安宁,别给我惹乱子,其他统统不管。你们两个办事,我放心!

能让皇帝说出放心两个字,这得是多大的信任?多大的荣幸?

从皇宫出来之后,戚继光就对陆柄说,“陆大人,边境市场恐怕还得你多操心了。离开浙江这么久,最近我总担心倭寇死灰复燃。一旦东南沿海有事,我可能随时都会被调往前线。”

“边境市场交给谁我都不放心,这件事只有你的锦衣卫能办。另外,张居正那边也得打招呼,有他在朝廷里支持,咱们后方不会出乱子。”

陆柄说,浙江能有什么事?倭寇已经被你消灭了,哪会这么快就死灰复燃,再跑出来兴风作浪?你不在浙江,戚家军还在。我就不信倭寇还有胆量袭扰浙江?

说完这话的第二天,小四儿送来了情报:东南战报已经送到了兵部。听说倭寇大举袭扰福建。先后攻陷寿宁、政和、宁德等几座沿海城池。总督东南军事的胡宗宪接连失利,已经向朝廷请求调戚继光率部入闽参战!

真是说什么来什么。昨天才讲过担心倭寇死灰复燃,今天就得到消息,倭寇已经攻占了沿海几座城!

“大人。”

戚继光去向陆柄辞行,“福建的战报已经送到了兵部。这两天调令就会下达。我得回去了,开办边境市场之事,就拜托大人了。”

“继光,你若不愿回,我去找陛下说明,北边也离不开你。和鞑靼开放边境市场是你谈下来的,一切都没开始,你岂能去江南?”

“多谢大人关照。但继光抗倭之心坚如铁石!倭寇猖獗,占我城池、屠我黎民、抢我钱财、辱我妇女,卑职决不能坐视不理!不灭倭寇,继光寝食难安!”

陆柄还想再劝,但看见戚继光坚定的眼睛,终于叹了一口气,“唉,好吧,既然你执意要到江南抗击倭寇,我也不好拦你。和鞑靼两国互市之事,我来办。你就放心打你的倭寇去吧!”

陆柄答应接管和鞑靼开办边境市场的事情,戚继光终于可以不用再惦记北方的事情了。又过了一天,嘉靖皇帝难得的上了早朝。

在大朝会上,嘉靖帝朱厚熜当众宣布:调浙江都指挥使、龙虎将军戚继光,率军赴福建,剿灭倭寇!

朝会结束之后,嘉靖皇帝摆下御宴,给即将远赴福建抗倭的龙虎将军戚继光壮威送行。

皇帝亲自敬酒,辅大臣送上祝词,文武百官全都送出了美好的祝愿:祝龙虎将军旗开得胜、马到成功,一战消灭倭寇,维护国家主权、保证江南繁荣稳定!

嘉靖皇帝朱厚熜又送给戚继光一只三眼火铳。不论这只三眼铳是不是先进实用,皇帝亲自送武器,这本身就是一件无比荣耀的事。

并且,皇帝送出来的东西能差的了吗?平常的三眼铳,是熟铁制作的,黑不溜丢。嘉靖帝拿出来的这把是银色的,亮晶晶美轮美奂。后面握把上镶的还有红绿宝石,闪闪光。

这东西一看就是价值连城的宝物!把满朝武将们羡慕的,眼睛放光、只吞口水。没办法,谁让人家戚继光功劳大,皇帝又喜欢呢。

之前有皇帝送的那把雷轩剑,如今再来一把三眼铳,大明朝还活着的武将,谁也比不过戚继光了。包括胡宗宪。

虽然老胡在职务上,戚继光还归胡宗宪管,但老胡早就不敢把继光当下属了。要不然,他直接派戚继光去福建抗倭多好,还用得着给兵部上书,又请皇帝亲自批准?

“继光,此去江南,早传捷报呀!”

十里长亭,辅大臣张居正亲手捧上了壮行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