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祸水东引(第3页)
虽说清客节并没有门第之见,来者皆是客,且最欢迎有才之人。
温南萝的才情众人皆有所耳闻,可说来说去,她终究是个庶女,在今日这些人的眼中,是上不得台面的。
听到温南萝也会去,屋中唏嘘一片。
景丛瑶显得有些忧愁,苦笑道:“你能去真的是太好了,我原以为温公府白事刚过,温姑娘会沉浸在你妹妹去世的悲痛中,好在我看温姑娘一副什么事儿都没有的样子,看来还是我想太多。”
温公府当家主母带着一双儿女撒手人寰的惨剧在元京城中引起一阵热议,但都在温公府声势浩大的葬礼,和不久之后满月宴中逐渐消散,再提及此事的人少之又少。
此刻被景丛瑶这么一说,大家又都想起了温府的四姑娘温南菀,虽不与人来往,但是算算年纪的话,与大家年纪相仿,也正是妙龄。
听到景丛瑶这么说,大家再看温南萝精心打扮的样子,对此愤懑不已,对温南萝的无情开始议论纷纷。
此刻的温南萝脑中却是闪过无数种拂柳阁与侯府的交集,凭她的记忆,怎么都想不到景丛瑶与温南菀会有什么联系,以至于今日这局面,明显就是景丛瑶刻意让她难堪。
可是思来想去,就是想不到她们有什么联系。
大家本就因为温南萝的到场心怀不满,此刻好不容易抓住温南萝的不是,纷纷投来审判的目光。
温南萝垂眸浅笑,不慌不忙地答道:“南菀妹妹早在今年年初就为清客节准备了,不料家中突逢变故,妹妹消香玉殒,再也看不到清客节的盛况了,我这做姐姐的,上有父母孝敬,断不能因一已之私随妹妹而去,能做的就是替妹妹去到清客节上看一看,也算是了却了南菀妹妹的心愿。”
温南萝的回答合情合理,既不让景丛瑶难堪,且引人深思,让人信服这个回答。但在景丛瑶心中,却觉得虚伪至极,就像家里的刘素春那样,明面儿上的慈母,但却都是做给外人看的。
但刘素春出身名门,又有这么多年的阅历,而温南萝不过十四五岁的闺阁少女,却有如此沉稳的内心,这让景丛瑶不得不刮目相看。
“清客节的事儿,咱们下个月再说,眼下咱们开始品香吧。”
陆凝怎能容忍旁人喧宾夺主,心生不悦,当即终止了这个话题,命人呈上香炉。
品香即为闻香,在闻香炉内点燃香料,供众人品鉴。
上好的香料,只指甲盖大小就要千金,是调和身心的雅事,却也是十分烧钱的休闲,并非人人可为。
所以今日此举,说是品鉴,倒不如说是陆凝带着大家见见世面,也没有谁家能像陆家这般,愿意掷千金只为闻一次香。
据说今日的这块香,就是陆凝的兄长陆冶寻到的一块上好的沉香,其中大的一块已送去宫中贵妃娘娘的手里,而今日陆凝带来的,虽只是一小部分,却也值千金。罗隐就曾写到“沉水良材食柏珍,博山炉暖玉楼春”
,上等的香料可以沉水,陆凝拿来的香就是如此。
果然,当香被点燃后,看着袅袅而起的青烟,众人的鼻中均扬起一阵绵长悠扬的香气,吸入体内,又从头顶溢出的怅然。
闻香的那一刻,无人敢说话,均细细品味这难得的好香。
看到大家一副享受的模样,陆凝下意识地扬起下巴,一脸得意。
事毕,众人皆回味无穷,沉浸在方才的香气中,甚至有人惊叹,自已的衣服上已经沾染了些许香气,一脸荣幸至极的样子。
突然,景丛瑶开口笑道:“陆姐姐的香果然是好香,不过妹妹今日也带了一块香来,请大家品鉴一下。”
众人皆是一惊,没想到景丛瑶也带了香。
陆凝的脸上闪过一丝不满,难道景丛瑶也有什么好香,要压她的风头?
只见景丛瑶从怀中取出一块手帕,拿出手帕包裹着的香,摊开放在桌子上。
众人围了过来,看着桌上那块形状怪异,从未见过的香料。
其中一人问道:“不知景小姐的香是什么香,怎么从未见过啊。”
景丛瑶的目光却是落在温南萝的身上,缓缓道:“这是犀角香,也是我偶然得到的宝贝。”
有人笑道:“宝贝?香怎么还成宝贝了?”
景丛瑶却是一脸从容地答道:“古书有云,生犀不敢烧,燃之有异香,沾衣带,人能与鬼通!”
此话一出,原本对此香一脸好奇的小姐们吓得纷纷后退,花容失色,难以置信地看向景丛瑶。
这好端端的,怎么拿来这样一块东西。
陆凝的脸色也不大好,再怎么喜怒不形于色,听到景丛瑶这话也有点不悦:“四妹妹这是何意?好端端的为何要和……鬼相通?”
只见景丛瑶缓缓站起身子,走到温南萝的面前,温南萝的脸上已经浮出一丝慌张,拿着帕子的手紧紧攥着,似是唯有这样,心中能安然几分。
景丛瑶看着温南萝面露微笑:“既然温姑娘与温南菀姐妹情深,不如点燃这香问一问温南菀,可有什么未了心愿需要完成,我可听说亲人过世,三年内会一直跟在自家人左右,温姑娘猜一猜,此刻温南菀会不会就在你身边啊……”
r
body
r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