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攻守势异(第3页)
明白此理,谷缜屏息凝神,按捺心跳,生恐心跳太快,被来人听出动静。
不一时,那人躬下身子,自背后卸下一支鸟铳,瞄准远处。谷缜循着枪管看去,不觉一惊,铳口所指,正是沈舟虚。
蒙面人瞄了片时,向铳口灌入火药,用搠杖筑实,他双手沉稳,目光专注,凝视铳口,俨然忘我。
谷缜气不敢出,心想官军形势险恶,俞大猷又被困住,沈舟虚名为幕僚,实为统帅,他若一死,无人指挥,官军势必溃乱。想到这儿,心中百味杂陈,忽见蒙面人筑药已毕,又灌入铅丸,再以搠杖夯实。
谷缜的嗓子一阵干涩,不自禁咽了一口唾沫,心中似有一个声音高叫:“夺母之仇,不共戴天。这人为你报仇,你感激他也来不及呢!哼,为谁担心,沈瘸子吗?你要么疯了,要么傻了!至于那些百姓,死呀活的又关你什么事?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商清影私奔时想过你吗?流浪江湖时,受人欺辱,又有谁可怜过你?你被关在狱岛,喝苦水,吃臭饭,暗无天日,又有谁理会过你?世人大多自私可恶,多死几个也没什么了不起的……”
谷缜想到这儿,心下稍安,转眼再瞧,蒙面人已取出火绳,从容安好。谷缜心头一紧,忽又想道:“就算我肯救沈瘸子,也要赔上自己的性命。死了不打紧,我一身冤屈未雪,就算死了,也要背上天大的臭名……”
想到这里,他抬眼望去,天边霞光微露一线,在如墨的云层中挣扎、扭动、渗透、侵蚀,渐渐亮若剑刃,划破沉沉夜空。谷缜只觉一阵燥热,浑身汗出如浆,转眼一瞧,蒙面人已点燃火绳,蹲了下来,长长的铳管乌黑发亮。
谷缜的太阳穴突突乱跳,浑身血液好似冲到头顶,寻思道:“我真的傻了疯了,这种事有什么好想的?只消一下,沈瘸子完蛋大吉,我也大仇得报。至于那些百姓,又与我有什么相干?既不是我爹,也不是我妈,呸,又想那臭婆娘干吗?她怕是还在做梦呢……若是做梦,她会梦见什么,会梦着我么……”
想到这里,谷缜心中烦乱,抬眼望去,火绳上一点红光急速下沉。他的头脑忽地一热,心叫一声:“你姥姥的!”
抓起一块瓦片,大喊一声“看招”
,向蒙面人嗖地掷去。
俞大猷环顾三人,拈须大笑:“好啊,一个个来,还是一起上?”
金钩镰阴笑道:“俞老将军一代名将,剑道宗师,一个人服侍,岂不过于怠慢?”
俞大猷仰天大笑,笑声未绝,精光闪动,“叮”
的一声,长剑刺中巨镰。俞大猷一击不中,身形忽转,长剑歪歪斜斜,顺势一带。金钩镰虎口发热,巨镰竟被荡开,他生恐俞大猷趁虚而入,当即纵身后跃,谁知俞大猷并不追击,立地陡转,刷的一剑刺向铜瓜锤。
金铁交鸣,铜瓜锤的左锤间不容发地挡下来剑,大喝一声,右锤下击,正中剑身。长剑“当啷”
落地,俞大猷不进反退,一拳正中铜瓜锤的面门。
铜瓜锤一对铜锤尚在外门,登时倒飞出去,他不待摔倒,一个翻身,跳了起来,脸上红通通的,鼻血汹涌而出。
俞大猷足尖挑起长剑,把在掌中,微微一皱眉头。方才三剑一拳,看似简单,实已用上了他平生的本事。俞大猷惯经沙场,善于审敌,一见三人,瞧出金钩镰最弱,铜瓜锤次之,樊玉谦最强,是以依照兵法,先击弱敌,乘刚一剑,刺杀金钩镰,不中时,又使柔劲挑偏巨镰。众人均以为他要趁虚刺入,谁知他出其不意,转而刺向铜瓜锤。
铜瓜锤却也了得,左锤挡剑,右锤砸剑,却不料也在俞大猷算中。铜锤一落,俞大猷弃剑出拳,这一拳本是天柱山三祖寺的“一神拳法”
,壮如牯牛,也是一拳毙之。
这几下融入兵法,奇诡莫测,本无不胜。万不料铜瓜锤中了一拳,竟无大碍,伸手揩下鼻血,吐舌舔尽,古怪笑道:“很好,很好。”
他鼻子红肿,说话时瓮声瓮气。
金钩镰眯眼咧嘴,笑道:“老将军有所不知,我这二弟从小铜皮铁骨,最能挨打哩!”
打字吐出,巨镰拦腰劈来,俞大猷举剑挑开,忽觉身侧风响,铜瓜锤面容狰狞,一锤扫至。
锤大力沉,俞大猷不便硬接,身如游龙,使开一轮快剑,势如狂风,专在巨镰、铜锤间觅隙抢攻。
二人不料他年过半百,还能使出如许快剑,心中大为凛然,手中兵刃上下遮拦,只守不攻,偏偏俞大猷的剑上带有太极圆劲,巨镰、铜锤又极沉重,被他顺势挑带,往往收势不住,若非两人相互救援,只怕顷刻之间,便有人步那辛五郎的后尘。
这么以快打快,长剑轻灵,游刃有余,镰、锤沉重,渐觉不支。樊玉谦始终枪尖点地,冷眼旁观。忽见俞大猷觑个破绽,一剑飙出,刺向金钩镰左肋,“刷”
的一下,划破衣衫。金钩镰竭力闪避,俞大猷的剑尖顺势拖回,在他的胁上划出一条血淋淋的口子。
金钩镰惨哼一声,高叫:“老三,还愣着作甚?”
樊玉谦一呆,金钩镰瞪着他狞声道:“你要小嫣做寡妇么?”
樊玉谦一呆,颓然道:“老将军当心。”
长枪一抖,刺向俞大猷左腿。俞大猷运剑一拦,枪上如有雷电,震得他虎口发麻。俞大猷吃了一惊,疾转手腕,顺那枪势,化解那一股奇劲。
声如蜂鸣,自那枪上不住发出。俞大猷的额上汗珠渐密,他深知那杆枪看似不动,其实不住画圆,而且越画越快,只不过弧度极小、不足半分。画圆时,枪上的劲力一波波冲击长剑,只需剑上内劲稍懈,长枪立成破竹之势。
故此常人眼中,枪剑相交,动也不动,殊不知两人正凭借手中兵刃,大斗内劲,凶险之处,远远胜过枪来剑往。
金钩镰、铜瓜锤瞧得有趣,金钩镰笑道:“老三逢上对手了。”
铜瓜锤瓮声道:“要么我给他一下,打他个红白齐流?”
“不好不好。”
金钩镰摇了摇头,“他这颗头值钱得很,你一锤打烂了,辨不出面目,汪老不认,岂不白白丢了几万两银子?”
当下抖开金链,巨镰呜呜呜甩了起来。
俞大猷听得心惊,可又无法摆脱枪劲。须知花枪高手,自古难防,有道是:“二十年梨花枪,天下无敌手。”
枪法越强,枪花抖得越小越快,若是斗大枪花,劲力分散,反而不难对付。俞大猷身经百战,使枪的高手会过不少,所见的枪花最小不过半尺,如樊玉谦这样的枪花从没见过,任是谁人,若将浑身之力聚于这半分之间,均能无坚不摧。只是平常之人,练上一辈子花枪,也达不到如此境界。
樊玉谦出身枪法世家,幼称神童,十岁时,枪花收到一尺之内,十五岁时,枪花已不足三寸,人称“幻童子”
,名动北方。但他十八岁时,樊家遇上一个极厉害的对头,纵有绝世枪法,仍遭灭门,樊玉谦仅带妹子樊小嫣逃脱。危难时,幸得金钩镰收留。樊小嫣一时情热,嫁入金家,不料金钩镰貌似翩翩公子,实为江洋大盗,竟以樊小嫣为质,逼迫樊玉谦入伙。樊玉谦家世清贵,不愿落草自污,奈何兄妹情深,他不入伙,金钩镰便对樊小嫣百般欺辱。樊玉谦枪法虽高,性情却很懦弱,为了妹子,只得跟随金钩镰干下许多违心的勾当。
他一枪困住了俞大猷,心中极为矛盾,但俞大猷剑法亦强,稍一退让,死的就是自己,因而斗到间深处,樊玉谦浑然忘我,枪劲如水银泻地,专寻俞大猷破绽攻入。
“呜”
,巨镰带着劲风,到了俞大猷的后颈。俞大猷双目大张,大喝一声,樊玉谦只觉剑上内劲一弱,不由长枪直入,嗖地刺入俞大猷的左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