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院士重生回到1975当知青 百度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3章 憋屈的陈建英(第1页)

田埂旁的大杨树下,老李家吃着香喷喷的大肉包子,喝着金黄的小米粥,所有人都很满足。

而不远处的其他社员以及知青们却是另外一番景象,大多数人家吃的都是苞米面饼子,配上一壶白开水。

还有一些人则是连这个水平都达不到,吃的是野菜饼或者是野菜粥。

看着其他人投来羡慕的眼神,周扬再一次深刻的体会到这里的贫穷。

想想前世,即便是再偏远的农村,老百姓也不会为了食物而担忧。

尤其是城市,浪费似乎成了习惯,以至于高层不得不文倡导节约粮食,什么“光盘行动”

、“文明餐桌”

都是因为浪费太严重而提出的。

而且家家户户都是以大米、白面这样的细粮作为日常主食,粗粮反倒是成了调剂品。

在那个物质极度丰富的时代,长时间吃粗粮不但不会被人认为是贫穷,反倒是会被称赞为会养生。

再看看这个时候,贫穷似乎才是主流。

如果有点家庭副业、自留地的,勉强还能过活下去。

但眼下这个年代,连门前屋后的树都入了公,老百姓着实是没有其它任何收入,穷困窘迫之况当不难想象。

更可怕的是,老百姓似乎觉得这才是正常的,并没有想过要改变什么。

似乎大家伙一起饿肚子就是常态,反倒是那些能吃得起饱饭,吃得起细粮的,成了异类。

这不正常,也不应该!

所以,周扬深刻的意识到,必须要改变八宝梁大队这种贫困窘迫的状态。

“爹,有件事儿我思考了好几天,想和您说说!”

李丰年看了看自家女婿,装了一锅旱烟叶,然后问道:“啥事儿,你说!”

“爹,你说咱们为什么这么穷呢?”

李丰年“巴塔”

“巴塔”

抽了几口旱烟,然后说道:“大家不都这样吗,哪有为什么!”

然而,周扬却摇了摇头说道:“您觉得这正常吗?”

“有啥不正常的,这些年不都这么过来的吗?而且我觉得这几年已经很好了,最起码没有饿死人的情况了!”

李丰年道。

但是周扬却摇了摇头说道:“我觉得老百姓的生活还是太苦了,这不好!”

“苦吗,我怎么没觉得?”

周扬正色道:“我们家确实谈不上苦,但是您看看周围的其他人家,有哪一家能像我们这样,存粮从年头吃到年尾?”

李丰年想了想说道:“确实不多,大多数人家都得吃个把月的野菜树叶子,不然还真熬不到秋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