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西域路断(第3页)
在敦煌城,情况同样严峻。蒙古帝国的另一路大军已经兵临城下,而城内的守军却相对薄弱。敦煌郡守站在城墙上,眺望着远方黑压压的敌军,心中焦急。
“传令下去,全城百姓都要参与城墙的加固工作,我们要做好最坏的打算。”
敦煌郡守果断地命令道。
“是,大人!”
士兵们迅行动起来,他们动员百姓搬运石料、木材,加固城墙。
敦煌郡守亲自指挥守军进行抵抗,他挥舞着手中的长剑,大声激励着将士们:“为了我们的家园,为了我们的家人,我们不能退缩!”
然而,蒙古大军的攻击猛烈而持久,敦煌城的守军虽然英勇抵抗,但形势依然岌岌可危。
“大人,我们必须向京城求援!”
一名将领焦急地建议道。
敦煌郡守点了点头,他迅派出使者快马加鞭向京城求援。然而,他深知远水解不了近渴,敦煌城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来抵抗蒙古大军的进攻。
“我们敦煌的子民从不轻言放弃!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定能守住这座城!”
敦煌郡守望着身边并肩作战的将士和百姓,他的声音中充满了坚定和信心。
在京城的皇宫中,汉勇帝站在窗前,目光深邃地望向远方,那里是酒泉和敦煌的方向。他看到酒泉烽火台上冲天的狼烟,心中顿时一紧。
“陛下,敦煌郡守的求救信到了。”
一名宦官匆匆走来,递上一封密封的信件。
汉勇帝接过信件,迅拆开阅读。他的面色越来越凝重,眉头紧锁。
“传令下去,立即调集武威和高平的军队前往酒泉和敦煌增援。”
汉勇帝果断下令,声音中充满了坚定。
“是,陛下!”
宦官应声退下,去传达汉勇帝的旨意。
在皇宫的另一处,汉勇帝正在与大臣们商讨对策。
“陛下,蒙古大军来势汹汹,我们必须尽快采取行动。”
一位大臣焦急地说道。
“朕知道。但我们必须冷静应对,不能自乱阵脚。”
汉勇帝沉声道,“朕已经下旨调集军队增援,同时我们也要做好外交准备。”
“陛下英明。”
另一位大臣赞同道,“我们可以派遣使者前往蒙古帝国进行和谈,争取化解这场危机。”
“正是如此。”
汉勇帝点头,“朕已经挑选了一位能言善辩的使者,他将带着朕的诚意和期望前往蒙古帝国。”
使者被紧急召见进宫,他跪在汉勇帝面前,等待着皇帝的指示。
“使者,你此去蒙古帝国,务必要传达朕的诚意和期望。”
汉勇帝郑重地说道,“我们汉朝一直与蒙古帝国保持友好关系,这次也是希望通过和平手段解决争端。”
“是,陛下。”
使者恭敬地回答,“臣一定不辱使命,为朝廷尽忠职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