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红薯土豆玉米(第2页)
钟君义说:“伯父,君义不是要您出海。
而是到了泉州后,找到郑芝龙,用剩下的琉璃,换一些红薯回来。”
“红薯,那是何物?”
红薯,本在万历年间就由福建人陈振龙从菲律宾(大明时期叫吕宋),历经千辛万苦引进而来。
按说大明有这种早就让满清吹嘘的康乾盛世的农作物,不应该出现如此大的饥荒才对,可历史却生了,很多人不理解。
红薯之所以躺在福建的犄角旮旯几十年得不到推广,原因只有一个,不利于土地兼并。
随着张居正实施的一条鞭法的实施,大明的土地兼并日趋严重,这是为何?
因为在没有一条鞭法之前,农民交税只要交粮食。
虽说要接受小吏淋尖踢斗的盘剥,但总的来说,这种盘剥农民还有点活路。
但有了一条鞭法之后,农民交税需要交银子。
这就等于农民要多经过粮商的盘剥。
在双重盘剥下,清丈田亩还给农民的土地,很快又回到了地主们的手中。
越来越多的农民破产,成为地主们的佃户家奴。
这时候要是有人说要推广红薯。
说红薯亩产数千斤,比种其他的农作物高产很多。
估计说的有多快,死的也就有多快。
至于玉米,传入华夏那就更早。
在嘉靖年间就已经传入,但为何也没有在大明王朝后期推广,理由那就更奇葩了。
玉米传入华夏后,被当做祥瑞献给朝廷,嘉靖帝认为祥瑞带玉。
只配皇家所有,平民种植属于违法。
虽说嘉靖帝死后,玉米没有列为皇家禁物,但也仅此而已。至于为何没有推广,参考红薯。
至于马铃薯,传入华夏差不多也是这个时期。命运可想而知。
如果说满清有什么让人称道的地方,推广这三大农作物当居位。
收复新疆只能排第二。
钟君义对甘老爷子说:“红薯是一种农作物,可以用来当粮食吃。
伯父,用琉璃换红薯,怕是有很多人不乐意。所以,这次去福建要见机行事。”
甘老爷子不由问:“他们为何不乐意?”
钟君义叹了口气说:“为了土地兼并,为了让农民活不下去。”
甘老爷子猛然醒悟:“这帮饕餮也太可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