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第1页)
格桑
戴梓的几个儿子因为父亲被流放的缘故,户籍都在盛京,如今既然要在归化城讨生活,免不了要请人帮忙把户籍迁到归化城。改户籍这件事是张颍川亲自带着戴家众人去衙门办的,因为张颍川是恪靖公主身边的大红人,所以衙门中人没什么过问,很快就办妥了。
张颍川又命人给戴家送来两百亩良田的地契,作为祝贺戴家乔迁之喜的礼物。
戴家书房里。
张颍川对着戴梓笑道:“戴先生,公主的诚意您已经看到了,公主对您确实是求贤若渴,一片赤诚之心,希望戴先生能好好考虑考虑。”
戴梓拱手:“食君之禄,担君之忧。戴某愿为公主公主效劳,只是戴某身无长物,不知道能为公主做些什么?”
张颍川眯了下眼,狡黠道:“戴先生能造出‘威远大将军’这等神兵利器,怎么会缺能力呢?”
“威远大将军”
就是戴梓发明的冲天炮,因其威力巨大,所以康熙给这种大炮封了“威远大将军”
的封号。
戴梓有些惶恐,火炮毕竟是朝廷专属,恪靖公主虽然是帝女,但也没有私造武器的权利。恪靖公主这是想要做什么?
张颍川笑着解释道:“先生莫要担心,公主对皇上和朝廷忠心耿耿。更何况,皇上允许公主持有五千府兵,归化城中本就有制作弓箭武器的工坊。先前准噶尔部犯边,公主心有不安,听说先生擅长兵弓之物,只不过是想要先生帮忙改进些弓箭罢了。”
最开始当然是改造弓箭,至于之后会不会有什么改变,先把人骗进来再说嘛。
戴梓这才松了一口气:“原来如此,戴某必将尽心尽力为公主效劳。”
张颍川道;“我听说先生家的几位公子学识渊博,可打算来年下场一试?”
戴梓叹气道:“我大儿二儿年纪渐长倒也罢了,我三儿聪慧多智,只是尚未求得名师,只在家里学着罢了。”
张颍川笑着解释道:“先生不必担心,归化城中建有书院,虽比不得那些早已闻名于世的大书院,但公主仍请了名师前来教学。若是先生的公子不嫌弃,倒是可以去试着考一考书院,静下心来读几年书,将来科举及第,也好为朝廷效力,光宗耀祖。只是书院需要有人推荐,我恰好有几分薄面,愿为先生家的公子推荐。”
戴梓大喜:“如此就多谢张先生了。”
戴梓的事情暂时告一段落,武器的改进尚且需要时间。
恪靖公主最近在忙着别的事情,比如女学的改进和归化城图文阁的建设。
早在两年前创办归化城书院的同时,恪靖公主也一并建造了女学。因为这些年来纺织行业不断改进,归化城女子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养活自己,所以也有不少在纺织厂工作的人家送了女儿入学,将来学几个字便能当上管事娘子,何乐而不为。
只是对比女学和归化城书院的入学人数,这个数字就十分惨淡了。百姓对女学心有顾虑,有了钱之后更多的是送家中男孩入私塾,一般疼爱女儿的小富之家则更愿意请女先生来家里教孩子。毕竟女孩又不能科举入仕,女学里教的那些东西与贤良淑德无关,还要和一群平民百姓挤在一起,若是万一出了事可怎么是好?
恪靖公主觉得这无非是因为女学里没什么重要人物,才使得富户们犹豫不决,她亲自给喀尔喀蒙古和科尔沁蒙古的各大汗王、台吉写了封信,邀请各家的格格们来归化城上学。只凭借恪靖公主的威信当然是不够的,因为这些年归化城的毛纺织业的原料都来自喀尔喀蒙古,为此喀尔喀的族民们比漠南蒙古的诸多部落都要富硕不少。恪靖公主向几位台吉们暗示,若是他们同意将格格们送来归化城,可能就会在当地创办新的毛纺织厂。
只是最终结果如何,恪靖公主也不能保证,她总不能强逼着人家女孩子来归化城上学吧。
而之前一直修建中的归化城图文阁,最近终于修好了。
图文阁建在归化城书院和女学中间,两边的学子都可以凭借学子的身份证明进入图文阁免费借阅带出。归化城中子民也可入内阅读,只是不能将书带出去,若要带出必须留下等值之物。
恪靖公主爱书,嫁到漠北之时便带了五大车自己珍藏多年的书籍,来到归化城之后,往来的商贾也为她带来了各地的藏书。同时为了扩大藏书量,恪靖公主鼓励各家将珍藏的书籍抄本贡献给图书阁,他们能借阅的书本数量也会增加。
图文阁里的藏书除了最经典的经史子集,还有各种农书、开物之书乃至优秀的戏文话本,甚至还包括西方的哲学书、自然科学和各种文学作品。为学子们在闲暇之余提供他们一些启发和思考。当然这些书都经过严格的审查,绝对不会出现违禁的内容。
图书阁建成,恪靖公主亲自参加了剪彩活动,同时将图书阁的借书规矩通过告示宣告给大众,再通过往来商贾之口逐渐传遍全国各地。
这一阶段的行政计划提前完成,恪靖公主回来公主府看望自己的小格桑。
小格桑如今已经长大了许多,说话也变得流利起来。只是她最近在长牙,每次见到恪靖公主回家总要和她炫耀一下自己的小乳牙。
这天,她见恪靖公主进了院子,立刻抛弃了和自己一起玩的奶兄弟、奶姐妹,蹬蹬地跑过来和恪靖公主炫耀她新长出来的小牙齿:“额吉,看,我有牙了。”
恪靖公主忍住笑,认真地蹲下身摸了摸女儿的小牙齿:“格桑好厉害呀,居然都长牙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