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第1页)
“你不知道,我多早就情根悄种。”
我背对着他,在他怀里,泪早已干了,听着他的话,晃神,心底又踏实了许多,仿佛放下了一块大石头。以后,像明珠的事情,不会再发生了吧。以后,对西洲和大恒关系恶劣变化的恐惧也会少许多吧?
但真的能轻松些吗?
我想起父亲说的话,又想起来送花的那个暗线,还想起了马遥和大恒那二千八百八十八座城镇。
大恒那二千八百八十八座城镇如今与我同在一片天空下,晴雨不同,它们或许此刻正华灯初上,又或者阴暗和静、阖家团圆。
银屏初开
我有个定亲很久的良家子弟,家中清贵,虽然不能锦衣玉食,但混个温饱逍遥不在话下。可这门亲事最近岌岌可危,因为皇位上的人由长桑旌换成了长桑笙。
皇家这一代,也是湮没在历史洪流中逐渐褪色的上一代。在长桑笙等人还是少年时,长平皇帝开创了大恒史上的一个奇迹时代——四海升平、朝歌夕市、繁华金翠、夜明如流水。可我们这些晚出生的晚辈,尚未瞻仰那个时代那群天之骄子的荣光,便只能在史书里、口口相传中找些往日的痕迹了。
我从梦中苏醒,竟然是兄长站在不远处的池边。兄长眉间皆是愁绪,少年浓眉星目,身上笼罩着常年积压形成的压抑黑雾。
我揉着惺忪睡眼上前去:“哥,这是又怎么了?”
兄长显得烦躁,不胜其烦地扭头,错开我的视线,质问道:“你今日为何没去学堂读书?”
我心虚地低下头,磕磕绊绊说道:“今日季家姐姐来,还有许家姐姐,我想着每次她们来,学院都是举办流觞曲水,先生们都忙着跟她俩交流学问,顾不得我们这些小兵小卒,也不想在那儿看季梦楠炫耀她姐姐……所以就回来了。”
兄长回过头,长叹一声,明晃晃的失望,而后他继续道:“银屏,抬起头来。”
我颤颤巍巍又十分委屈地抬起头来,听着他语重心长的说教——“每个人生来都有自己的命数,可以争取但不能强求,季许两家百年基业,我们只需自己努力,日后也能挣得一席之地。”
兄长说完,看着我又长长地叹息了一声。他脚尖一转,转向平静的湖面。
比起兄长的忧愁,父亲的忧愁更加浓重,每日不分昼夜地借酒消愁,酗酒六个月后走路开始摇摇晃晃,成日地发热咳嗽,等天气暖和了好了一点儿,他也只能在屋外阳光下撑着蓬椅坐着。
得皇恩浩荡,兄长未受旧帝牵连,参加了科考,被录用去户部上任。去户部上任的第一天,与我定亲许久的那劳什子清贵人家终于还是来了信,还让人捎带回了生辰帖。
母亲对着生辰帖暗自垂泪,被我瞧见时就飞快地转过身去,自以为如此我便能没看到。见此状,我放下手中女工,坐到母亲身边,安慰道:“女儿不孝,不能为母亲留住这一门亲事,但母亲不必伤心,哥哥如今仕途刚起就坐到了户部侍郎的位置,日后定能将季姐姐娶回家来,给母亲您脸上增光。”
母亲抚摸着我的脸颊,含泪摇摇头:“我本就不求你们大富大贵,只希望你和你哥哥都能找到良配,度此一生。那季益华,”
显然,季姐姐不是兄长的良配。从一开始,就不是。
兄长和季姐姐初识的时候我还未出生,据说,他们认识的地方正是在长平皇帝为刚及笄的宝贝主姬长桑婈准备的围场上。
那时候的昌平太平无事,季姐姐身为三朝老臣家季家正系二房年轻一代唯一的女娃,备受娇宠。
那一日的小益华和一群名门贵子贵女在围场上放风筝,其中有一人的风筝不知遗落何处,恰巧兄长路过,手中拿着一只极其相似、近乎一模一样的黄色风筝,本和那位丢失风筝的贵子吵得热烈的小益华一下就崩溃哭了出来。一群孩子蜂拥而上,围着兄长要他交出他的风筝。兄长自是不从,刚打算加以辩驳,一个低头,余光就看见了那个软糯可爱的小姑娘,她几乎趴在了他的腿上,和那群孩子一样纠缠着他,铃铛声叮叮叮地在纷乱中回响。
兄长便心软了。
直到嫁人后,我与曾经作为季益华好友的杜雪鹃成为密友,才得知了当年惊鸿一瞥后的隐情。
杜雪鹃当时醉卧家中长汀,哭也是笑,笑也是哭,她拿着一杯酒对我喊:“银屏,季益华从来就没喜欢过银旌疏,就连他们第一次见面时季益华哭闹都是装的!”
“装的!”
“都是装给那个位列皇亲国戚位的人、如今我们这位皇帝陛下看的!”
我看着一向温和大方的杜雪鹃指着自己的鼻子,自讽:“我们三姐妹,统统因为这该死的皇位,没了。”
她瘫坐在地,突然泪如雨下:“没了,我也没了。”
三姐妹,季益华,杜雪鹃,丞相女。
我垂眼低眉,嘴角淡淡一抹浅笑,与她温柔道:“雪鹃姐姐,你醉了。”
长公子来接她,我转过十几个曲折长廊回到府内。
夫君醉酒,躺在床上,他半眯着眼,咿咿呀呀,嘴里是我厌恶的俗词艳调。我叫人再次拿来了醒酒汤,给他灌下去,动作之间看见他脖颈上的一片殷红。
我皱眉,放下汤碗,走出内室,叫来他的贴身侍卫,见怪不怪地问道:“今晚大人和谁出去了。”
贴身侍卫不敢隐瞒,老实回答道:“去相国府见八小姐了。在酒宴上的时候,八小姐的侍女小茶找人来传话,说八小姐在家中正闹自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