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第1页)
路过小贩时,秦子笙停下马车,挑了朵最大的红花给他。
顺着窗户接过这朵红牡丹,文若下意识的放在鼻尖轻嗅,还真闻到淡淡香气,花瓣虽为纸做,冷眼看去竟然也能以假乱真。
有了这朵纸花,文若心满意足的放下车帘,重新窝进自己舒适的棉窝中,顺手拿起一旁的蜜饯放进口中,继续看他的灵异小说。
车身轻晃,马车再度向前行进,两人注意不到的对岸,一个人正焦急的向他这边跑来。
“头儿?!”
同行的伙伴差异的看着突然跑起来的人,下意识的跟着一起行动,虽然不知道他们头儿看到了什么,但跟上总是没错的。
“啊!死人!”
“我去,头儿简直神了,这么远是怎么发现的?”
脚跟一转,几人顺势冲进发出动静的树林,心底还在纳闷。
他们刚才路过的时候,还往树林里观望了一圈,完全没有发现任何异样,他们头儿不愧是有史以来年纪最轻的天子牌,这份洞察力,非常人所能及。
被这突如其来的事情绊住脚,男子只能停下脚步,望着渐行渐远的马车,烦躁的嘬了下后槽牙,垂在身侧的双拳握的吱吱作响。
“头儿,快来看看!”
树丛中人似乎发现了什么,高声呼唤着男子。
渠国京城,地处中原腹地,三朝都城几百年的繁华。
文若返京,接的是太后懿旨,文家根基全在边关一代,京城这边只有一座御赐的府邸,府上只是几名打扫的下人,还是太后临时从宫里调派人手,紧锣密鼓的重新布置。
也是从这,满朝文武都听到了风声,文家那个仅剩的独苗苗云游归来。
算起来,今年应该也有十八,走的时候不过两岁多点,也不知现如今长成何样。
文若这边前脚刚踏进镇远侯的大门,后脚镇远侯归来的消息就悄然传遍京城。
按理说,文若归来的第一件事应该是进宫向太后请安,但太后念他赶路辛苦,特批休整三日,再进宫叙旧。
恭敬的起身领旨,看着公公指挥人手将太后和皇上的赏赐摆放好,文若对此简直是受宠若惊,这才几天,他就从开局五十两秒变家财万贯。
“侯爷可算是回来了,您可不知,这些年逢年过节的,太后娘娘就挂念着您,也不知您在外边是否吃好穿暖,这下好了,看到侯爷平安归来,太后娘娘也算是能睡个安稳觉了。”
“是文若不孝,这些年在外没能及时给太后娘娘报个平安。”
“时候也不早,奴才便先告退,太后娘娘那边还等着奴才回去报信呢,还有就是,您这府上常年没有主人,太后娘娘便替您做主,安排了些人手,说等您回来,有不满意的,就让您自己再看着安排。”
“有劳公公。”
送走了宫里来使,文若也没心情马上接手这座府邸,打发了想要拜见的下人们,推脱路上劳累,今天先早点准备饭菜,烧好洗澡水,让他们师兄弟先好好休息,其他闲杂琐事回头再说。
听闻秦子笙是文若的师兄,管家那敢怠慢,将住所直接安排在了文若的主屋隔壁。
不大会功夫就有婢女前来询问在哪摆膳,文若嫌跑来跑去麻烦,直接让人端来他的主屋。
“师兄接下来还有什么打算吗?”
趁着开饭前的这段时间,文若问向和他面对而坐的秦子笙,也不知是不是错觉,总觉得自打踏进京城的城门开始,他这个师兄的气质就越发的冷凝,好像谁欠了他八百万一样。
“无事,师傅让我多陪你几日,确定你没事后在离开。”
“还是师傅师兄疼我。”
吃过晚饭,天色未暗,大概也实在是和文若聊不来,秦子笙便先行回房休息,不再听他一个人的絮叨。
剩下自己一人,睡觉又太早,便闲得无聊的参观起这座宅子。
在这寸土寸金的皇城旁,镇远侯占地并不算大,三近的院子外加一个后花园。
因花朝节的原因,后院尚未盛开的花枝上也点缀了锦布彩条,微风拂过彩锦飞舞,竟也别有风情。
随时招来一个远处等候伺候的婢女,指着枝头上的彩带问道:
“这个花朝节,除了这些还有什么好玩的没有。”
“回侯爷的话,花朝节这天,大家除了郊游赏红,晚上还会有花灯会,沿着南市的渭水河两边,卖什么的都有,听说……”
看着迟疑住口的婢女,文若好奇的追问:“听说什么,但说无妨。”
大概是什么难以启齿的话语,婢女左右观望了一圈,确保再无第三人后,轻声说道:
“听说晚上还有花魁竞选,每个青楼都会派出头牌坐在船头表演,从西市狮子桥出发,到东市阜新桥截止,看客们购买代表投票的赏红枝,在花船经过的时候,给喜欢的姑娘投掷,最终谁的船上赏红枝最多,谁就是当年的花魁。”
“看来我回来的还挺是时候,你去和管家说一声,找个精灵点的,晚上随我出去逛逛。”
奔着有福同享的念头,文若敲开了秦子笙的房门,对着面无表情的师兄开口邀请。
“听说今天晚上还会有花灯会,咱们一起出去逛逛吧。”
“你作为镇远侯,第一天回来就四处乱跑,会不会影响不好。”
对于那些无关紧要的虚名,文若才不会在乎,又不是正经现实世界需要经营名声,玩个游戏,最主要的就是开心,况且越是这种所谓的热闹,越能触发任务,也能遇到更多的人。
“没关系的,只是出门看个热闹,又能有什么影响,现在时间还早,咱们等天黑再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