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宇文海霞 呼和浩特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8章 芒种的麦地格外忙(第1页)

一:麦浪起伏的季节

芒种时节,北方的麦田里金黄一片,仿佛连绵起伏的波浪在阳光下跳跃。李大年站在自家的麦田边,目光穿过那片金色的海洋,心中充满了丰收的喜悦和即将到来的忙碌。他的脸庞被风吹得略显粗糙,但眼中闪烁着坚定和期待。

“大年,今年咱们村的麦子长得真不错!”

邻居王二狗拍着李大年的肩膀,脸上满是笑容。

“是啊,二狗,今年的收成应该能让咱们过个好年。”

李大年回以微笑,心里却在盘算着接下来的收割工作。

家里的老小都在期待着丰收的到来,妻子张桂花已经开始准备着收割后的庆祝宴席,孩子们也在学校里兴奋地讨论着假期要去城里看看。李大年知道,这一切都依赖于接下来几周的辛勤劳作。

夜幕降临,李大年坐在门前的石凳上,望着满天星斗,心中暗自祈祷着接下来的日子风调雨顺,收割顺利。他知道,这个季节对于每一个农民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它不仅意味着一年的辛勤付出即将迎来回报,更是对未来生活的一次赌注。

明天,他将和全村的男人们一起,挥舞镰刀,迎接芒种的麦地——格外忙的日子。

二:收割前夕的准备

夜色渐深,李大年家的灯火依旧明亮。屋内,张桂花正忙着整理收割所需的工具,锋利的镰刀被她一一磨光,摆放得整整齐齐。她知道,丈夫和儿子李小江第二天一早就要下地,准备工作不能有丝毫懈怠。

“妈,镰刀够锋利了,保证明天割麦子像割草一样快。”

李小江拿起一把镰刀,试着挥了挥,眼中闪烁着青春的热情。

“小心点,别割到手了。”

张桂花叮嘱着,脸上却满是骄傲。她知道,儿子已经长大成人,能分担家里的重担了。

隔壁的赵铁柱家也是灯火通明。赵铁柱是个精明能干的汉子,他的麦田比李大年家的还要宽广。他正围着一张破旧的桌子,和几个村里的汉子商量着收割的计划。

“今年咱们得多请几个人,听说邻村的刘大刚手艺不错。”

赵铁柱抽着烟,眉头紧锁。

“铁柱哥,我听说现在有那种收割机,咱们是不是也该考虑买一台?”

一个年轻人提议道。

“收割机是好,可那价钱不便宜,咱们还得再合计合计。”

赵铁柱沉吟着,心里清楚,机械化虽好,但对于他们这样的小农户来说,投资还是有些沉重。

夜深了,李大年和赵铁柱各自在心中盘算着明天的工作。他们都明白,收割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每一分每一秒都关乎着收成的多少。而在这场赛跑中,他们不仅要与天气抗争,还要与自己的身体极限较量。

最终,两家的灯光相继熄灭,但明天的忙碌已经在他们的梦中拉开了序幕。

三:麦田里的忙碌身影

东方的天际微微泛白,李大年和李小江就已经吃过早饭,背上水壶,拿起镰刀,踏着露水沾湿的小路向麦田走去。清晨的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麦草的清新气息,鸟儿的啼鸣声在宁静的田野上空回荡。

麦田里已经聚集了许多村民,男人们脱下上衣,露出晒得黝黑的肌肤,女人们则将头巾系紧,以免长被麦秆缠住。孩子们在一旁嬉戏,偶尔帮忙捡拾掉落的麦穗。

“大年哥,咱们从东头开始吧!”

王二狗挥舞着镰刀,声音洪亮。

“好!”

李大年点头,随即带领着儿子和几位亲戚开始了收割工作。镰刀在阳光下闪着寒光,随着他们的动作,一片片麦穗被整齐地割下,堆放成一个个金黄色的小山。

与此同时,赵铁柱也带着他的队伍从另一头开始收割。他们的动作麻利而有力,每个人都像是一台不知疲倦的机器,不断地重复着弯腰、割麦、堆放的动作。

太阳渐渐升高,炙热的阳光照射在每个人的背上,汗水顺着他们的额头滴落,湿透了土地。但没有一个人喊累,他们的脸上都写满了坚毅和满足。这不仅是对身体的挑战,更是对意志的考验。

午后,微风带来了些许凉意,大家停下来简单地吃了些干粮,补充体力。李大年看着自己的麦田,心中涌起一股说不出的感动。这片土地养育了他们一代又一代人,每一粒麦子都凝聚着他们的汗水和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