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顾小碗乱世种田日常全文免费阅读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0章(第1页)

>

一时两人齐齐朝船老大看过去,“大哥,这酒今儿咱喝了,明儿还得做一条好汉子,不能就这样罢了,不然连那一帮小孩咱都比不得了。”

船老大仍旧端着酒,但却没有往嘴里倒,而是敛眉沉思,也不知是在想什么,过了好一阵子,仰头一口将碗里的酒全闷了,顿时掷地有声地说道:“对,老子不能就这样认栽了!”

得了这话,那俩伙计眼里顿时又有了光。他们知道,老大的壮志雄心又回来了!

顾小碗是出于良心上的缘故,才去给了对方二两银子,她也想好了,这银子不能从香菇里算,到时候从干娘留给自己的金子里扣除出来。

她倒不是善良,若是善良的话,当初也做不出杀人放火的事情,到底是年纪小,那爱是爱,恨是恨,爱恨分明。

回来后,只见大家已经围着那两火篮在休息了,阿拾见了她,只小声问道:“你是不是觉得过意不去,送了银子回去?”

顾小碗点着头,“人正逢难处,他既仁义,我们也没那脸占着便宜,不然和那打家劫舍的又有个什么区别?不过你放心,这银钱不在香菇里算。”

只是她话才说到这里,阿拾就有些生气地打断道:“这还要分你我么?更何况不是拿去扔水里,为何要你单独出?再何况你这侄女回去后,又不吃闲饭,这银子到底不白花。”

顾小碗听到他这话,本想反驳,那丁是丁卯是卯,但一想到空相的身体状况,也不知哪一日忽然闭眼撒手没了,到时候阿拾孤苦伶仃一个人,自己若是一定要和他算这么清楚,只怕他会觉得,自己从来未曾将他做一家人看待。

于是在心中叹了口气,“那我也要同大家说一声。”

只不过见这会儿马环和周苗都靠着歇息,就没再打扰。

又见周苗穿着单薄,只将那包袱重新收拾了一下,腾出两块蓝布巾给她盖上。

转头见阿拾盘腿坐在那里打坐,便也闭上眼睛休息。

这袁家湾,兴许是这凤阳的唯一净土了,一个晚上顾小碗并不敢睡得太严实,但由始至终,都没有一个陌生人靠近过他们。

所以包袱银钱俱在,天亮后几人就着火篮子里的余温,将饼煨得有了些暖气,吃过后到码头边上,花了三文钱买了五碗热茶,早饭就这样解决了。

元宝吃的是带来的草料家麦麸壳,它不大高兴,在家的时候还能吃粮食,出门了未免引人注目,就只能吃些边角料。

所以何望祖好不容易喂完了后,牵着去喝水。

顾小碗也趁着此刻的功夫,问起周苗,“可晓得你二嫂被卖去了哪家?”

时间太久了,周苗只记得对方是大户人家,“好像从前主人家在凤阳做大官的,叫什么个州牧。”

这好歹是一条线索,阿拾得了便去打听,果然有这么一位大人,只不过今年不做州牧了,不过他家仍旧在这城中,还得了地址。

几人等元宝来,便一路打听着过去。

谁知道,这越走越是觉得眼前的路况店铺甚是眼熟。

“这,这条巷子里去,好像就是胡买办主家的后门呢!”

何望祖指着前面巷口说道。

顾小碗几人面面相觑,可不正是嘛!而且他们面对着的正大门,极有可能就是胡买办的主人家。

“这也未免太巧了些。”

马环也忍不住踮起脚尖往前面探,“只怕真的是,咱们就要这样贸然敲门去么?”

顾小碗摇着头,就他们这浑身的破衣烂衫,若不是有元宝跟着,只怕真要被当做那要饭的了。“去侧门那头吧。”

不过顾小碗也没想着直接找主人家问。

而是打算去侧门那边,盼着那看门的婆子能认出他们昨日才来过,帮忙给胡买办带个话。

又知晓马环此番来的意图,这一去巷子里,还不知道要等多久呢!便同何望祖阿拾说道:“你们同阿环去转一转吧,不必在这里陪着我们。”

何望祖不想和马环去,但是他想逛一逛这城,所以最终还是应下了,何况想着还有阿拾呢,也不怕出什么事情。

马环自是欣喜,连忙朝顾小碗谢了一声,说会看好何望祖。

阿拾本不想去,但是想来这城中也不知是否安全,让他们两个去,顾小碗多半也不能安心,便只能应下,“也好,我也四处转转,咱们要买的东西,哪里最便宜。”

至于顾小碗和周苗,就老实在这里等着,与他们三人也约定好,天黑前的一个时辰,务必要在这里汇合。

如此这般,五人分成了两队。

等他们走后,顾小碗便上去敲门。

周苗也紧张地跟在她身后,身上穿着早上顾小碗从一个妇人手里买来的旧棉衣,棉衣不大,但是她太廋了,穿在身上像是偷大人衣服穿的小孩,看起来畏畏缩缩的样子。

“别怕,咱就是托人打听消息而已。”

顾小碗安抚着她,一面满怀期待地等着里头的响动。

正当这话音说完,房门就打开了,里头探出一个脑袋来,是昨儿胡买办带他们来时的那婆子。

见到顾小碗后,她显然还记得,愣了一下,疑惑地问道:“怎的,小丫头,你还有山货?”

顾小碗摇着头,将码头上跟人讲价半天买来的白糕塞进去给她,“暂时没有,只是想劳烦嬷嬷帮忙给胡买办带个话,我这里有事情找他。”

嬷嬷没有拒绝她的白糕,但想来也不太中意,可能觉得寒酸了些,因此没有什么笑脸,“他还在家里抱孙子呢!你自去他家找。”

说罢就要关门,顾小碗连忙将手伸过去挡住,赔着笑脸:“我不知他家住何处,劳烦嬷嬷好心,告诉我一声罢,我记您的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