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镇抚使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7章(第1页)

>

案情逐渐变得重大,王肯不敢耽搁,连夜派人报给了大理寺。

涉及到参考学子的性命,大理寺卿贺延舟也是立刻做出了部署,着捕头张彪带队直奔昌河县,重新查找失踪前学子们的行为轨迹,以图找出他们失踪的原因,再进一步找到人。

但令贺延舟很失望的是,张彪去了三天,奔波了三天,却一点眉目没查出来。

其间又有一户农户报了失踪案,失踪的是他的侄子赵同裕。

赵同裕是半个月前从家里出发赶往昌河县参加今年的秋闱的,在家时说好了,到昌河县后就给家里写信,可是算计着他路上时间,理应在三日后就到了,写信往家里邮寄,路上走三天,那家里人该着早于七日前收到信了,可是,左等右等,一直没信回来。

这时就有人传说,昌河县发生了很多起学子失踪案,赵同裕的叔叔赵大江实在是放心不下,这才匆匆赶到昌河县来寻找的。

他足足找了三天,也去相熟的朋友家里问过,朋友说,赵同裕根本没来过?

这也出乎赵大江的意外,因为在家里时,他千叮咛万嘱咐赵同裕,要他到了昌河县去朋友家里落脚,他已经跟朋友说好了,在赵同裕考试的这段时间,吃住都在他们家,费用赵大江都支付了!

据赵大江说,赵同裕是个听话的孩子,他父母早逝,作为叔叔的赵大江把他视为己出,一直很努力地赚钱供他读书,期望他能高考得中,光耀门楣,也算他对得起死去的大哥大嫂了!

可是没想到,赵同裕却在赶考的路上出了事儿,赵大江越想越后悔,他就该陪着侄子一起来的,侄子一直苦读书,根本没出过院门,对人情凉薄也根本看不明白,他身上又带着足够的盘缠,会不会是社会经验少,路上财帛露了,被人给害了啊?

赵大江哭着跪倒在县令老爷王肯跟前,求他帮忙找人。

王肯更上火了,他看看大理寺来的张彪张捕头,一脸的期待。

张彪是个行动力很强的汉子,功夫也不错,可让他动脑子查案子,他就有点不成了。

没法子,他只好连夜赶回京都求助。

回大理寺跟贺延舟商量了一下后,他马不停蹄地去了镇抚司衙门,让人通报,把苏锦书叫了出来。

在镇抚司衙门大门口,张彪也不顾众人视线,他连连给苏锦书作揖行礼,口中求道,“苏小兄弟,出大事儿了,求你发发善心,救救十六个人吧!”

苏锦书是特意换了男装出来的,但即便这样,被一个五大三粗的汉子当街行礼央求,她还是很羞窘,忙把人扶起来,问道,“张大哥,有话好好说,别这样,这还在大街上呢!”

哪知道张彪一摆手,毫不在意的说,在人命跟前,我老张的脸面根本不值钱!

苏锦书苦笑,“张大哥,我……我怕被人笑话啊!”

“哦,那好吧,都听苏小兄弟的,不过,你得马上跟我走……”

张彪说着就要拉苏锦书走。

苏锦书忙退后一步,避开他的手,“张大哥,天都这般晚了,你这是想让我去哪儿啊?”

“先跟我去见大人,然后再去昌河县?!”

张彪的话让苏锦书有点犹豫。

去趟大理寺那没啥,都在京都城里,可去昌河县,虽然是只有几十里地的距离,但她毕竟是镇抚司衙门的人,擅离职守,被秦逸之知道了,后果好像很严重……

但看着张彪很焦急的样子,她又不忍心拒绝,当下答应先跟他去大理寺衙门见见贺延舟。

这一路上,张彪就把昌河县游子失踪案详细地说给她听了。

说到最后,张彪神情黯然,眼圈泛红,苏锦书对他如此表现惊讶不已,要知道从外表看张彪可是一个身高体壮,样貌粗糙,满脸络腮胡子的混社会老大的形象,根本想不到,他竟还有同情心泛滥,泪洒衣衫的这一出。

张彪说,苏小兄弟,你是没见着那些失踪学子的家人,他们跪在衙门外头,哭得肝肠寸断啊,想想乡下百姓们的日子多艰难,可是他们为了孩子能出人头地,咬着牙省吃俭用供孩子读书,就盼着他能考好了,有个好前途,谁知道,这还没考呢,人就出事儿了,他们承受不了啊!

苏锦书低头不语。

她怎么会不懂孩子对于家庭来说,那是未来,那是希望!

孩子丢了,家就等同于散了啊!

可足足十六名学子,他们能去了哪儿呢?又遭遇了什么能让他们不顾家中爹娘,一去无踪?

到了大理寺,贺延舟的意思也是请苏锦书能仗义出手,去趟昌河县,帮助查找失踪学子。

至于镇抚司那边,贺延舟说,他会亲自去跟秦逸之说。

话刚说到这里,就有差役来报,说锦衣卫指挥使秦逸之秦大人来了。

三人面面相觑,猜不透秦逸之的来意。

求人当下,贺延舟尽管看不惯秦逸之的傲慢,但还是亲自迎了出去。

秦逸之进屋后,瞥了苏锦书一眼,苏锦书立时马屁精上身,颠颠地跑过去,“大人,天这么晚了,您怎么来了啊?”

贺延舟与张彪也用疑惑的眼神看向秦逸之。

秦逸之没好气地瞪了苏锦书一眼,那意思,你还知道晚啊?不过说出嘴的话却是,“你这个烧烤Party办的不错,这是给你的奖赏!”

说着,他很行云流水地丢给苏锦书一个钱袋。

苏锦书很认真地颠了颠,重量跟之前诸葛云睿给她的那五十两银子的银袋差不多,当下惊喜万分,立时捧出一脸讨好的笑来,“老大,您英明,老大,您威武,跟着老大混,吃饱喝好前程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