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大姑说娘家接闺女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4章(第1页)

大姑:“孙宝的想法,目前没有发现史料中有记载。”

小悠:“就算记了也是什么‘一心为公’‘为民请命’之类的冠冕堂皇的说辞——就算是真话,但也只是部分原因,他一定有别的动机。”

大姑:“别的动机?是什么呢?”

小悠:“我觉得孙宝‘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背后肯定有人!”

大姑:“为什么会这么想呢?”

小悠:“孙宝在被免职之后,很快就复出了。孙宝免官之前是益州刺史,复出后是冀州刺史。官衔都是‘刺史’,这等于是仕途根本没受打击嘛!诶?大姑,这个‘刺史’的官和之前提到的郡县有什么关系?是郡还是县的官呢?”

大姑:“不是。州是郡的上一级,从大到小依次为:州、郡、县。

西汉初年,全国只有六十多个郡,且大部分在诸侯王统治之下,所以地方吏治的监察工作由丞相派遣史(僚佐)‘分刺’(分区刺举),称‘刺史’,没有常设的官员。

至西汉武帝时,由于多年来的不断削减诸侯土地,加之开疆拓土,朝廷直接统辖的郡国数量达到一百一十多个,监察不设常员就不太适应形势了,于是在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除近畿七郡外,将其他郡国分为十三部,每部置一刺史,因为其中十一部的名称采用了《禹贡》和《职方》里的州名,叫做‘某州刺史’,因此习惯上又将‘某部’称为‘某州’,于是‘十三部’也被称为‘十三州’。

后又在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又设司隶校尉一职,负责察举京师百官和近畿七郡,至此,全国有了十四个监察区或称十四部。

此后,虽然官职名称曾有变革,但自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起,此后西汉九十余年,一直维持着十四部的制度。

汉成帝绥和元年(前8年)刺史改称州牧,职权进一步扩大,西汉中后期由监察官变为地方军事行政长官。”

小悠:“哦!懂了,这‘州、郡、县’分别对应现在的‘省、市、县’。虽然都是州,但不同州的刺史在皇帝心里的分量应该还是会有大小之分吧!这益州和冀州皇帝更看重哪个呢?”

大姑:“冀州大约位于如今的河北省,汉成帝时拥有4郡6国,人口约为113万户517万口。在先秦时候的古九州排序中,冀州为‘天下之中州’,是天子之常居,因而在先秦之时,冀州常位居首位。

益州大约在如今的云南省,汉成帝时拥有9个郡,人口约为102万户478万口。西汉时期,益州的开发不如东汉,东汉末年益州是天下人口和地域第一大州,所以刘蜀才能以一州之力争夺天下。”

小悠:“哦!这样看来,孙宝那个年代,在冀州当官比益州要好,这孙宝算是因祸得福呀!而孙宝后来举报王立,促使王根上台的那事,则是发生在公元前12年,那时孙宝已经是丞相司直,官秩比二千石。大姑,刺史的薪水是多少呀?”

大姑:“刺史的俸禄很低,只有六百石,成帝绥和元年(前8年)十二月刺史改称州牧,俸禄才由六百石提高到二千石。”

小悠:“孙宝当刺史是在公元前12年以前,那时刺史的工资只有六百石,‘孙宝扈商互劾案’发生于西汉成帝鸿嘉三年(公元前18年)。虽然不知道孙宝是什么时候当上丞相司直(官秩比二千石),但绝对不会晚于公元前12年。

从公元前18年到前12年,六年时间里,孙宝的薪水就从‘六百石’涨到了‘比二千石’。我记得汉代官秩,‘比二千石’与‘六百石’之间,还有‘千石’、‘比千石’两级。六年升了三级,这孙宝升官速度也不算慢了。

王音担任大司马的时间是公元前22年至公元前15年,共7年。‘孙宝扈商互劾案’正是发生在王音任期内,这王音排挤孙宝,排挤了一个寂寞。”

大姑:“因此,你才说孙宝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因为你怀疑在孙宝受到王音排挤的时候,有人维护孙宝,是吗?”

小悠:“是的,我还觉得,正是因为这个人的存在,所以孙宝才会敢于弹劾扈商这个当朝大司马的外甥!”

大姑:“那你认为这个人会是谁呢?”

小悠:“五位大司马,其中四位,是三兄弟加一个亲兄弟的儿子,只有这个大司马二号王音是堂兄弟,而且王音当时上位时,是有一个竞争对手的,就是八兄弟的老三王谭,而且我还记得当时大司马一号王凤举荐二号王音时,说了一句‘王谭等五人必不可用’,这等于不只是否定了王谭,还一口气堵死了包括王谭在内的五个弟弟继任大司马的可能性,这等于王音当时上位,不只是抢了王谭的位子,而是抢了包括王谭在内的五兄弟的位子。这仇可结大了!”

大姑:“所以,你怀疑孙宝背后的人,就在王谭五兄弟之中?”

小悠:“是的。也有可能是五兄弟一起合谋指使孙宝这么做的,目的就是给王音添堵,顺便为皇帝外甥澄清吏治。”

大姑:“澄清吏治只是顺便?”

小悠:“说顺便已经是给他们贴金了。他们几兄弟霸着大司马的位子那么多年,最后皇位都被他们王家占了去,能有多少‘公心’?不对呀!他们是八兄弟呀!王凤是老大,那除了王凤之外,后面还有七个葫芦娃——七兄弟呀!为什么王凤却说是‘王谭等五人不可用’呢?王谭等五人,是哪五个?还有两个人是谁?”

大姑:“王谭等五人,应该是‘一日五侯’事件中的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