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第1页)
林双把几种面按比例混合调成了糊状,其中放的最多的是面粉。她又准备好了做煎饼果子用的酱料和辣椒、香菜、葱花,只等沈承回来就能做。
林双的户口早就跟着沈承过来了,她的粮本、煤本、副食本都已经办好。
现在买粮食都是有定量的,每个月一个粮本只能买那么多。吃完就没有了,在想吃只能等下个月。
林双和沈承不差钱,沈承一个月的工资他们都花不完,林双还有她三嫂汇给她的房租。
只是有些东西,有钱也没处买去。林双另辟蹊径,有时候她会去和家属院门口卖东西的老乡买。
老乡们缺的是各种票据和粮票,尤其是工业票。但是他们手里有粮食,还能自己种菜养鸡养猪。
林双在清源大队待了那么长时间,事事都门儿清。现在只要家里缺了粮食蔬菜林双就去找他们和他们换,现在不能说买,因为不允许私下买卖,要说换。
沈承下班回来,林双开始做饭。煎饼果子要用专用的炊具,林双没有,她用的是他们家里平时烙饼用的饼铛。
自家吃的煎饼没那么多讲究,林双给煎饼都加了两个鸡蛋,而且家里剩的油条多,卷煎饼的时候就多加几根。
沈承的煎饼里加的都不是辣椒酱,林双直接往里面给他加的炸好的辣椒段。
私人订制的加量版的煎饼果子沈承吃了两套,最后一套林双给他加了四个鸡蛋,沈承都吃出了小葱炒鸡蛋的香味儿了。
“鸡蛋还够不够?”
沈承看林双今天用了这么多鸡蛋问道。
“够,今天刚去家属院门口找老乡换了不少。”
林双吃着煎饼喝着豆腐汤。买鸡蛋也是有定量的,他们家的早就吃完了。
第二天一早,沈承提着林双给他收拾好的行李出门去了。林双站在门口,依依不舍的望着沈承下楼,沈承走的时候咬着牙没敢回头。
家里只剩下了林双自己,她觉得屋子里一下子变的空荡荡的了。毛衣才刚起了个头儿,林双搬着椅子坐在阳台上一边晒太阳一边织毛衣,织累了就看会儿书。
晚上还没吃晚饭,陈嫂子就来敲林双的门,她坚持要林双去她家里吃饭。陈嫂子也不算是外人,林双没再客气。
陈政委家里人多,吃饭的时候很热闹。也是因为人多,家里的伙食没有林双和沈承吃的好,不过陈政委家的粗粮做的是真好吃!
晚饭是陈政委的母亲做的,老太太做了一辈子饭,有些手艺是林双这种年轻人比不了的,做粗粮还得是上岁数的人有经验。
刚吃完饭,张嫂子来找陈嫂子。她们已经说好了,今天晚上去扫盲班上课。
沈承没在家林双回去了也是一个人,她也想和她们一起去看看,一行三人在陈嫂子的带领下去上课。
扫盲班也叫识字班。除了识字课还有算术课。三个人到识字班的时候已经来了不少人。
陈嫂子带着这两个新来的找了个位置坐下。识字班的桌椅和普通学校里的差不多,不过摆放的没有那么整齐。
一位年轻的男老师站在最前面,他高高的个子,清瘦的面庞,光亮的头发,戴着个眼镜,他正用清澈的目光来回扫视着下面坐着的学员。
陈嫂子告诉林双和张嫂子,这个老师就是家属院小学的老师。男老师看到有没见过的新面孔时,就会过去给发一份学习资料。
等他看到张嫂子和林双的时候走过来给了他们两份资料,林双把放在她桌上的资料推回去了。
“她不用!”
陈嫂子替林双说道。
老师看了林双一眼,没说什么,点点头把林双的那份资料拿走了。旁边的张嫂子和陈嫂子已经拿出了她们自己带的本子和铅笔。
张嫂子看林双什么都没有,拿着本子的手有些不安的反复的攥着,陈嫂子看到后对她说道:“弟妹是高中毕业,不用学习的。”
张嫂子这才放松下来,随后露出钦佩的神情。
人都来的差不多了老师开始上课。他首先在黑板上写了个“日”
字,并解释道:一日就是一天,一天就是一日。
接着写了“前”
“民”
“军”
“问”
四个字,老师一边讲,一边领读,那些学员们大声地跟着读起来。这些看似简单的汉字,让这些学员们当堂记住却是比较难的。
流言
林双坐在椅子上,看着学员们认真的跟着老师学习。现在的人精神面貌都非常好,很有精神气也很乐观向上。林双就不同了,她喜欢躺平,努力的方向是为了能更好的躺平。
张嫂子努力的拿着铅笔在本子上写老师教的字,她觉得铅笔好像不听她使唤一样。
课间休息的时候,有人来和陈嫂子聊天,她们对林双非常感兴趣。热情的问她,多大了?有对象没?
林双不喜欢别人问她的个人隐私,现在的人都很热情,但是有的时候太热情了让林双不适应,她笑了笑没说话。
张嫂子是个实诚人,现在又很认生,陈嫂子不爱说别人的事情,他们看林双自己什么都不说,她们更不会多口了。
来识字班上课的大多是家属院的主妇们,偶尔也会有年轻的士兵来一起上课。家属院里见过林双的人不多,热情的嫂子大妈们对她很感兴趣。
晚上回去之后三人分别回了家,两位嫂子知道沈承没在家,都叮嘱林双要把门窗关好,虽然家属院里外人进不来,但是晚上进来个野猫也能把人吓一跳。
第二天,林双早上起来,洗漱完,抹好雪花膏,去厨房转了一圈,她不想做早饭了。于是拿着钱和粮票打算去食堂吃饭。林双一路上照旧带着她的斗笠,到了食堂也没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