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送走(第1页)
“宫熙贤,听着,我们会活着出去。”
好,我相信你。
这是留在她意识里的最后一句话,再醒来时人已经在医院病床上。
林远的手触上她额头:”
要不要喝水?“
就像林远承诺的那样,他们都还活着。他做到了,她沾了光,这样的结果无疑是迄今为止他所有不幸的最好的注解,老天终于公平了一回。
这样一想,那天其他人的幸福都仿佛成了灾难的先兆。难道不是么?怎么有人可能拥有无穷的快乐,可那些人看起来就是如此。
熙贤小时候从来不信这些,觉得先兆不过是抖机灵的人的事后诸葛。后来倒是有一件事让她对此有所感触。她的妹妹熙琼是个文盲,在送给她的生日礼物上写“祝姐姐疏心快乐每一天“,确实自那之后,她们的心一天比一天更疏远。可即便如此,也远远不到让一个接受了二十几年唯物主义教育的人相信毫无根据的乐极生悲。
可是,现在又怎么说?
熙贤摇头,不知是唏嘘,还是回答林远的问题:”
我们怎么出来的?“
”
旁边有个空调外机防护罩,我爬了上去。“
想也知道,事情肯定不会像他说得那么容易,起码带着一个失去意识的人,连正常走路都难,何况当时那种情况。
她醒过来,便有警察过来做笔录。
“一共死了多少人?”
警官摇着头,眼睛红肿,声音沙哑:“还没统计到确切数字,目前确认公开的已经有32人。”
熙贤觉得自己肯定吓傻了,否则明明很想像那位警官一样哭出来,为什么她的心里什么都没有,像一间空荡荡的屋子,像一片寸草不生的沙漠。
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司机对她说:“小姐,回大宅还是您自己的地方?”
她忘了家里的司机什么时候到的,也不知道他们怎么一转眼就回了青州。
到了车库,司机又问:“小姐,要送这位先生回去吗?”
她点头,林远却跟着一起下了车。
林远打量她的房子,一室一厅的结构,北欧风格的装修,意外地简洁清爽。
熙贤泡澡,时间久了,听到林远在外面敲门。她知道的,他跟上来是怕她出事,怕她害怕。
而她,确实害怕。
上一次距离死亡这么近还是读大学的时候,住在同一栋大厦的同校生在聚会上因为滥用药物引心脏病作,猝死。警察过来收走遗体的时候,熙贤正好在电梯里。得知真相后,她和所有人一样,既觉得他活该也为他惋惜。
说起来,并非自夸,而是事实,能够进入他们大学的人,都是顶尖中的顶尖。熙贤的高中一直流传着一种说法,说的是考上大学就轻松了,可在她看来,正好相反才对,读大学让她读出了拼命的感觉。当然,营造一种整体氛围的不可能只有某几个用功的学生,而是大家都在努力,包括不幸去世的这位。
一个人某一段时间的努力可能是心血来潮,但持之以恒的努力绝对是等价回报的结果,起码是抱着有所回报的希望的结果。然而,可悲的地方就在这里,这位同学进入人人梦寐以求的天才的摇篮,本就被架在高位,再加上多年的努力不见回报,其间的焦虑和痛苦绝非旁人所能体会。检验报告也证明,他并非长期依赖药物,只是在人生的至暗时刻想透口气,但却用错了方法。
可那32个人不是,他们不悲伤不绝望,他们在享受美好的人生,他们没有用错方法。她的恐惧正是来自这种飞来横祸带来的无可奈何,无能为力,其中还夹杂着足以压倒任何人的不甘和沮丧。
从浴室出来,看到林远在厨房做饭,已经到了嘴边的那句“你走吧,我没事”
被她轻而易举地放弃。她为自己的脆弱感到气馁羞愧,但看着炉子上冒出来的热腾腾的蒸汽,一时间她对温暖的渴望过了一切。
好吧,或许和食物并列第一。没有食欲不代表肚子不会抗议,熙贤有点尴尬。林远抬头看她那一眼,分明就是从她揉肚子的动作中看出来了,之后却像是没注意到似的给她夹了菜。
熙贤又一次为自己的软弱感到羞耻。眼前的人被她拉进这场无妄之灾,她晕了,倒是一了百了,得过且过了,可他呢?要集中一百倍的精力不让自己和她一样倒下,要照顾她这个拖油瓶,甚至在她晕倒时,他会不会某一刻觉得她死了,他那时有没有着急,有没有恐惧?是她,让他在这场灾难面前背负这么多,她该谢罪。而现在,这个人又在无言地抚慰她。
“你有没有害怕?”
短短几天,一起看电视就成了他们的惯例。今天却也有些不同,看的是一部电影,张艺谋导演的《我的父亲母亲》。电影播到招娣不惜绕远路担水也要看一眼骆长余的画面时,熙贤终于问出她的内疚。
害怕吗?林远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她身上,忘了自己当时有没有害怕,不过想来大概也没那个时间和精力。但他不想告诉她这些,因为他不想表现得太殷勤,哪怕他这个时间还在这所房子这件事本身就足以说明这一点。
熙贤明显将他的沉默当作了默认,又看到电视上的父亲母亲,她忍不住转身抱住他:“第二次遇到生死攸关了对不对,不要害怕,他们不在,我陪着你,你也陪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