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第1页)
——
自己终于要有第一笔收入了,陶成玉激动不已,天没亮就爬了起来,洗漱后简单地吃了点,拿出了背篓、筐子,准备下园摘桃子。
梁云山也过来的很早,他把板车周围挡着的木板又加固了一下,拉到桃园前面备着。
两人一人一个背篓进了园子,天色已大亮,晶莹的露珠还挂在树叶上,早熟的桃子颜色粉白,尖上带着一抹嫣红,当然,大部分还是青色带着些浅白的。
每棵树上只有三两个能摘的,需要不停走动,还要小心避让着那些未成熟的,速度并不快,太阳出来了才摘满了这两筐。
把桃子倒进车栏里,陶成玉又去把鸡仔们放了出来,小鸡已长成半大,一进林子就疯跑,间或刨着土,寻找那些夜里出来觅食,白天还没来得及藏起来的小虫子。
当初买的时候没挑公母,现在能看出来个大概了,果真有一半左右的公鸡,陶成玉很欣慰,中秋节就差不多能吃到干炒小公鸡了,想想就流口水。
小鸡们还在开心地刨着地,追逐打闹着,浑然不觉主人正在对它们垂涎三尺,想好了烹饪它们的一百零八种方法。
和梁云山两人又走了几圈,摘了三四筐,这片园子差不多就转完了,边上的黄桃现在都还是生的,先不用管。
一车还没装满,太阳已经老高了,带上一桶水和一把小刀,把秤拿着,陶成玉又带上了一吊钱,两人拉着车子去镇上开卖。
到了地方一看,梁云山对这摊位也很满意,陶成玉先去管理点交剩下的租金,顺便带了一兜桃子送给司市,他在这儿一边收拾着一边把桃子摆上去。
过了一会儿,一个大娘过来问价:“欸,今年的新桃子下来了?你家这个头还不小,怎么卖的?”
陶成玉刚才走的时候给他交代过,梁云山回道:“四文一斤。”
“哟!这么贵!”
那大娘唬了一跳,“我记得去年才两文一斤,你这年轻人做生意不行啊,漫天要价。”
梁云山被她说得脸色涨红,不知该如何反驳,正欲回她一句“那你去买两文的去”
,陶成玉交了租后急匆匆赶回来了。
他扬起笑脸解释道:“大娘,若是你一个月后来问,即便我这桃子比别人的大,我也只收你两文,但现在这刚出来,正是尝鲜的时候,我家几十亩地才摘了这么一些。”
“新桃子走亲戚送人什么的多有面子,又甜又脆,不信,我切一块给你尝尝看,尝过了不买也可以的。”
眼看着又围过来几个人,陶成玉飞快地拿了几个放在桶里洗干净,然后用小刀切成小块,放在带来的盘子里,端到众人面前。
“来,大家都尝尝看,觉得好吃了再买。”
一个大爷起哄问道:“那如果不好吃呢?”
陶成玉为难地歪了歪头,总不能叫人家都别买,那太赶客了,他灵机一动:“不好吃那就等几天再过来买,反正桃园里每天都有新熟的,等几天肯定会变得更好吃了。”
大家伙都善意地哄笑起来,有人先尝了之后,连连点头,“哎,确实又脆又甜,我今天先买点回去哄哄我那孙子。”
众人被调起了情绪,“是吗?那我也要尝尝看。”
看这边热闹着,更多的人围了过来。
--------------------
蚊帐
=====================
上午,街道上正是人多的时候,人们又都有从众的心理,一看哪里热闹便都往那边凑过去。
虽然大多数人买的都不多,每个人称个三两斤尝尝鲜,但这个摊子位置好,算是菜市入口,来来往往的总有人驻足。
梁云山收着钱,陶成玉称着秤,他秉承着绝不少秤,多出一两二两来的就算了。
“来!大婶,这里是二斤四两,九文六,我也不换个大的凑十文了,就给九文吧。”
“大爷,你这三斤一两,算三斤整,十二文。”
有些人出来闲逛或吃早点没有多带钱的,问他明天还卖吗?
陶成玉回道:“卖的,这两个月都会在这里,我家桃园里每天都有新熟的,大家哪天过来都行。”
还有个没牙的老太太,看别人买也眼馋的很,说话有些漏风,“哎,老婆子也想尝尝,可你这桃子硬的很,没牙咬不动呀。”
陶成玉笑了,“婆婆,你可以买回去放几天再吃,那样就变软了,或是等几天再来买,说不定那时候还便宜一点。”
一直不停的说话,不一会儿就口干舌燥的,梁云山去旁边给他买了一碗凉茶,趁着人少的时候悄声问他:“我是不是给你拖后腿了?”
“哪有?”
陶成玉喝了一口凉茶,缓解了焦渴,小声回他,“你不是收着钱嘛,还有你往这儿一站,就没有敢顺手牵羊了。”
确实,虽然大多数人都很淳朴,坦坦荡荡的,但也有那些喜好占便宜的,会趁着人多,摊主看顾不过来时,装作挑拣的样子,瞅人不注意时丢一个在自己篮子里,再拿别的东西遮住。
自己不是全无用处就好,梁云山笑了,问他道:“饿了没?去给你买点吃的?”
吃的太早,又干了半天活,陶成玉摸了摸肚子,确实觉出饿来。
“行,那你去吧,多买点,你早上也吃的少。”
刚走了两步,陶成玉又喊住他,“就用卖桃子的钱。”
省得这傻子出力又出钱,等会儿自掏腰包买吃的。
梁云山也没理会,他四处看着,想买点包子之类软乎乎易消化的东西,可早就过了饭点儿,没看到有卖的,面条和馄饨摊离得太远,他也不好意思跟摊主说把碗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