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明末混球简介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6章 人挪活(第1页)

天空下着小雪,本来黑漆漆的天空被满城的火把所照亮。在火光的照耀下,一片片的雪花是那样晶莹剔透,但是纵然它是那样的晶莹剔透,但是却掩盖不了它冰冷无情的事实。

哪怕文人墨客他们通过比喻、写实等手法,展现了雪花的圣洁、壮丽和美丽,但是,在普通人眼中,雪花就是冷的,是致命的,其他的,还有什么呢?

难道他们会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还是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亦或是唐人方干的诗句:“湿气添寒酤酒夜,素花迎曙卷帘朝”

哪怕是诗仙李白的《将进酒》中的“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他们也不知道。据统计,在明朝时期被活活冻死的百姓足有数万人之多,从这一数据中,便能体会到小冰河期的恐怖之处。

经过短短几个月的艰苦训练,这些流民终于有了一丝士兵的样子,纵然在如此寒冷的天气下站立,他们也依旧身姿挺拔,一丝不苟的站着。只有鼻尖不断吐出的白汽是他们还活着的证明。

他们昨天就收到了命令,让他们准备好自己的贴身物品,昨天还简单的放了一个假期,让他们能够回家看望家人,顺便让家人也收拾好东西,纵然他们不能理解,但是他们依旧遵守了命令。

在他们看来,在这么冷的天出去有很大概率的意味着死亡,在城里则是有一个驱寒取暖的地方。虽然脑海中有很多疑惑,但是他们习惯了听从命令,既然上级要他们这么做,他们自然也会服从命令。

“时辰到了,点人!”

随着张定的一声令下,近卫立刻冲到他们后面站好,把守住出入口,不让人出入。一个个军官从小到大数完人一级一级报上去,很快,人就汇总了。

叶伏波跑到张定耳边说道:“少爷,长矛军500人齐了,猛虎军500人也齐了。”

张定点头。

他拿起之前的那个简易喇叭走到人群前面,“你们表现不错,没有人让我失望。事实证明你们值得我的信任,你们都是好样的,你们应该为自己感到自豪!”

也许张定的嗓门不是那么大,但是现在这会儿城内除了他们,其他人都在睡觉或是听到了动静不敢出门。除了风声就只有张定的声音,得益于喇叭的存在,张定的声音传得老远。

听到张定的话,每个人都是露出了不好意思的神色。这几个月的艰苦训练确实苦,强度很大,但是人家张定确实也没亏待过他们,顿顿让他们吃饱,基本上顿顿都有荤腥,能够做到这点殊为不易,很多地主家吃的都没他们好。不是张定吹牛,他这个伙食标准在这个时代绝对算是数一数二的。

事实证明这一切都是值得的。这几个月过去,他得到了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但是有得必有失,与此相对的就是府库里不断减少的大米和鸡鸭鹅。

人心都是肉长的,张定对他们好,他们自然就知道,再加上每天不停歇的思想教育,这一切都造成这支队伍终究还是有一定的向心力的。

“我知道你们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我们要在这个天气离开这座城市。外面那么冷,我们出去就可能死在外面,难道我不知道吗?”

随着张定的话语落下,下面的士兵也是你看我,我看你,眼睛里同样存在着困惑,但是困于纪律,他们没有说话。

“那实在是无奈之举,因为我们马上要断粮了。你们可能不知道你们天天要吃多少米,那我就告诉你们。你们一顿就需要消耗2000斤大米,还不包括柴米油盐,还有鸡鸭鹅那些。就光是大米都需要这么多。”

(根据戚继光的《练兵实纪》中的《辎重营解》记载,一个辎重营共有1660名士兵,他们所携带的粮食仅为两三日所需。总计一个辎重营可以携带“米三百石”

(石,古代容量单位,一石等于十斗)。如果按照这个数据计算,1660名士兵两三日需粮一百石,平均一名士兵一日需要消耗的米大约在两到三石之间,也就是20到30斤。

因此,对于1000人的军队,一顿大约需要消耗1000至2000斤米,具体数量取决于士兵的体力消耗、食物携带量以及作战环境等因素。)

听了张定的话,下面的人都感觉不可思议,不过又在情理之中,毕竟他们都是穷苦人家的孩子,以前在家里也是干过活的,在家里他们从来没吃饱过,在这里就不用,天天敞开肚皮吃,非要吃到快吐了才停下。

而且确实基本上顿顿都有荤腥,做的菜也很油,这才能够支撑起他们强度巨大的训练。听到这儿所有人都基本上信了,他们确实是因为快没有粮食才要出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