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给古人直播日常TXT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节(第2页)

她甚至有闲心冲梁桓扯了扯嘴角,“这下你妹妹,不会再惦记了。”

她说的是心里话,那些书她都背下来了,烧了清净,并不是挤兑梁桓。

梁桓面色青白,他自认,虽算不得品节无暇的君子,但绝不是蝇营狗苟的小人。

可他一母同胞的妹妹,还有他看似端庄大方的生母,偏要做一些,让他没脸的事。

“我去问问贞儿念书的事。”

梁桓实在无颜面对妻子,叮嘱丫鬟照顾薛皎喝药,匆匆来,又匆匆去。

薛皎接过知书端来的药,一口气喝下,苦意粘粘在舌根,一路蔓延至心口。

她好累啊……

好想就这么睡过去。

除了女儿,已经没什么可在乎的了。

曾经视若精神支柱的课本,如今落得一个烧了清净。

可是她有什么办法呢?薛皎宁愿把那些书都烧了,也不愿意让人偷去,邀名得利。

那是属于她的文明的璀璨文化,是属于另一个时空的智慧结晶。

可她没能守住,被小人窃取。

想到梁柔传遍尚京,已经在往丰朝其他州府传颂的诗名,薛皎一阵恶心,刚刚喝下去的药差点儿吐出来。

第8章

薛皎被偷走的第一首诗,是《春晓》。

就像她刚开始牙牙学语的时候,爸爸妈妈教她背诗一样。

梁贞一两岁的时候,小奶音讲话一字一顿,但能一口气说十几个字的长句,薛皎便开始教女儿背诗。

她幼时的古诗词读本自然没带过来,薛皎教她的都是留在记忆深处,不需要刻意回忆,能脱口而出的那些诗词。

《悯农》唐·李绅

《咏鹅》唐·骆宾王

《静夜思》唐·李白

《春晓》唐·孟浩然

……

从记忆中翻检出的诗词,刚背完诗名,脱口而出的便是朝代和作者。

也就是那时,薛皎再次验证了女儿的聪慧。

薛皎经常听父母提起,她小时候听爸爸妈妈背诗,三四遍就能记个大概,虽然忘得快,但她记得也快呀。

大人都夸她聪明。

每每听到这种话,薛皎时常懊恼,为什么好记性没有保持下来,越长大越变笨,选了文科,各种知识点背得她痛不欲生。

梁贞却远比她小时候要聪明,薛皎教给女儿的这些诗,只听过一两遍,她就能复述下来,第二天再问,还能记个七七八八。

薛皎喜不自胜,任何一个父母发现自己的孩子头脑聪明,应该都会高兴。

她欣喜地将这个好消息分享给梁桓,想让梁桓这个当爹的也高兴高兴。

梁桓先是自己教梁贞背了一段书试了试,确认女儿确实如薛皎所说,天生聪慧,几乎过耳不忘。

他高兴,却不像薛皎一样纯粹的喜悦,他看着眼神懵懂的女儿,神色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