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我有一座旅馆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69章 县令(第1页)

明嘉靖年间,华阴新来了一位知县,姓张名义。这天是张知县赴任的日子,县丞王权早早就领着一干官吏,在县衙外等候迎接。

眼见日上中天,众人见一骑驴者悠然而来。驴上所坐之人五十来岁,穿着一身布衫,像个乡下老头。他眯着眼睛,在驴背上似睡非睡,样子很是滑稽。

只见随行的仆人走上前来,施上一礼,问:“此处可是华阴县衙?”

王权点头,那仆人便回转身冲驴上的人说:“大人,我们到了。”

那人张开眼睛说道:“啊,这么快?”

说着,他从行囊中取出一纸公文交给仆人,仆人再转交给王权。

王权一看,原来这老头就是新来的县令张义,于是忙带人上前表示欢迎,张义从驴背上下来,拱手说:“客套话咱就不讲了,张某为了赴任赶了半天路,早已饿得前胸贴后背,不知有没有吃的?”

王权一听,忙说酒宴早已备好。谁知张义摆了摆手,说酒宴就不吃了,随便弄点东西,能管饱就行。

新官上任不吃接风宴只吃便饭,王权做县丞多年还是头一次遇到。饭后张义问王权,当地可有什么土特产。

王权是本地人,便得意地介绍起来,说此处地域辽阔,土地肥沃,黄河到此流放缓,形成一个天然港湾,所以这儿的鲤鱼不但个大,而且肉质鲜嫩,用它熬出来的汤口味醇厚,味道特别鲜美,堪称天下一绝。

见张义有兴趣,王权忙命人去捕鱼做汤。不多时黄河鲤鱼汤做成了,张义吃了口鱼肉,又喝了口汤,果真别有风味。

王权见状讨好道:“大人,味道不错吧?不瞒大人,这黄河鲤鱼汤可是本地酒肆饭店的招牌菜,凡吃过的客人,没有不称赞的。”

谁知张义听后,竟把筷子往桌上一拍,说:“传我的命令,从即日起禁止捕黄河鲤鱼,凡有捕鱼待客者,一律重罪论处。”

王权惊问道:“大人,这、这是为何?”

张义沉着脸说:“为什么?难道你不知道?”

王权仗胆说道:“大人,小人还真不知道。”

张义冷笑道:“你不知道,那还要你这个县丞干什么?”

王权一听,当即就吓得跪倒在地,说:“大人,小人明白,我这就去传令禁止捕鱼。”

说完他爬起来,三步并作两步就跑了出去。

过了几天,王权陪张义考察民情,来到一片杏林。

此时正是杏子成熟季节,枝头上黄澄澄一片,挂满了小孩拳头大的杏子,甚是喜人。别说吃了,看上一眼,也满口生津。

王权说,此地出产的杏子又大又甜,别地方的杏子都比不上。王权让人摘了几个,张义咬了一口,顿觉滋味甘甜,满口生香。

吃完杏子,张义望着杏林,不禁摇头叹息:“可惜,可惜了……”

王权不明白什么意思,但因有上次的经验,所以也不敢问。

一会儿,张义开口了,说是这么一大片良田,要种成庄稼,不知能养活多少人,随后他让王权令人把杏树全部砍掉,种上庄稼。

王权虽然很气愤,可又不敢说什么。这位县令太奇怪了,肯定患有什么疾病,不然怎么不喜欢好的东西?王权想试一下,看看这县令到底有没有毛病,就告诉他:当地有条河,产一种小河虾,比黄豆大不了多少。

百姓捕到小河虾,就用醋腌起来,俗称“醋虾”

,是吃饭下酒的好佐料。果然,张义一听来了兴趣。

其实,这种河虾个头小,肉少,吃起来口感极差,上不了台面,是贫寒人家的菜。富裕家庭或稍有身份的人,根本不屑吃这种东西。

王权弄来醋虾,让张义品尝。张义吃了一口,初入口味道还算可以,可愈嚼愈没味。看着张义慢慢皱起的眉头,王权的心悬了起来。

不料张义放下筷子,竟连声称“好”

,还要王权多多准备,以便日后待客用。

王权一听,用手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心里嘀咕道:“完了,这县令真有怪癖,喜坏不喜好……”

渐渐地,当地百姓也知道了张义的怪癖,背地里都叫他“怪老头”

第二年,钦差巡视到华阴境内,张义免不了要好生招待一番。筵席上,张义特意把“醋虾”

推荐给钦差,钦差没吃几口就放下了筷子。

钦差临走前,看到大包小包的放了一车。张义讨好地说都是土特产,以“醋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