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临城下(第1页)
李渊手下的两支军队,合计共二十余万人,共同合围长安城。长安城内,已是一片慌乱,代王杨侑其年十二岁,尚且年幼,朝政多由其舅舅滑国公韦保峦代为处理,韦保峦之弟韦义节出任侯卫大将军,负责长安城十二道城门和皇宫的守护。韦义节眼见李渊势大,长安城已成孤城,便暗中与韦保峦商议,建议韦保峦献城投降,以保韦氏一族的尊荣,被韦保峦怒斥了一顿。恰逢阴世师率两万人马,回援长安城,就连卫文升和骨仪两人,也随他一起进了城,韦保峦就势免了韦义节的侯卫大将军一职。韦保峦原本想让卫文升负责长安城的守卫,但是卫文升经过鄠邑之败后,精神状态日渐低靡,再听说自已家人,用长安县城,换了自己的自由后,更是伤心不已,回到长安后,便在家卧床不起。韦保峦无法,只得将长安城的一应城防事务,都交由阴世师、骨仪两人负责,又命屈突通的儿子屈突寿、屈突诠协助两人守城。
韦义节见韦保峦把守城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给骨仪和阴世师来办,心中便有不忿,于是将骨仪和卫文升的家人,当初以办丧事的名义,骗自己放他们出城的事情,告诉了韦保峦。并说道:现在骨仪和卫文升完好无损的回来了,说明这二人肯定有不可告人的秘密,否则当初没有必要做这种事情。韦保峦听说还有此事后,反倒将韦节义训斥了一顿,说他当初就不该放人出城,而且还隐瞒了这么久才说。韦义节见韦保峦反倒来责怪自己,心中的怨气就更大了。韦保峦知道卫文升现在病重,不便去问卫文升,便将骨仪叫了过来问话,骨仪自然不会承认,只说自己家人不知情,以为自己死了,这才给自己办了丧事。并说自己在叛军中是宁死不屈,叛军关押自己几个月后,看守放松了警惕,自己趁叛军不注意,带着卫文升一起偷偷跑出来了,在路上遇到阴世师回城的军队,二人便他一起进了城。骨仪说的有鼻子有眼的,韦保峦听了骨仪的话后,也没有过多的深究,对骨仪敲打了一番,仍让他协助阴世师守城。
韦义节同样身为代王杨侑的舅舅,平时却并不如兄长韦保峦一般受到代王重视,心中本来就有意见,又被自家兄弟免了职,更是多有不忿。现在见韦保峦,宁愿相信几个外人,也不相信自己,更是怀恨在心,于是更加打定了投降的主意,伺机想与城外的李渊军队联系。
阴世师和骨仪两人,栽过几次跟头之后,也谨慎了许多。两人一上任,便将长安城十二门的守卫都撤换了,亲自挑了十二位家眷在长安城中的守城校尉,并把他们的家人,都接到了宫中看管了起来。又让人把一应的守城装备,都摆了出来,夜叉檑、狼牙拍、巨形强弩都架上了城墙;各个城门的守军,都配备了猛火油柜;十二道城门,都用刀车塞住了,别说城外的人,城里的人想出去都不行了;再把库里的投石机都组装了起来,凑够了二十四架,每个城门配备了两台投石机;长安城的几处水源:永安渠、清明渠、龙渠、曲江池的黄渠,都做了水上栅栏,水中又安放了不少铁蒺藜、暗刺、突刀,以防有人潜水入城;再在各个城门处,埋下听瓮,防止有人挖地道进城。一应的擂木、投石、油料都准备停当,随时做好了战斗的准备。
阴世师将屈突通的奏折,给韦保峦看了,韦保峦便依屈突通之言,先是将城中粮草,都集中到皇宫之中看管起来;又把一众多余的宫女、宦官放了出去,以节约宫中粮食消耗;接着便是让一众大小官员,把家中的家丁都放了出来,加入到守城队伍中来,经过一番折腾,总算是凑齐了五万人马。韦保峦又按屈突通的计策,将长安城的各大城门,分割成十二大块,与城门相临两个坊的街道,都用拒马、栅栏隔断成独立的一块,将里坊设置成了【瓮城】,每个【瓮城】都配备了几辆驽车,以防一个城门被突破后,叛军趁势扩大战果。一切准备妥当后,韦保峦又亲自负责起了皇城的守卫,将外城的守卫交给了阴世师、骨仪、屈突寿、屈突诠四人。命屈突寿负责东城的守卫,屈突诠负责西城的守卫,骨仪负责南城的守卫,阴世师负责北城的守卫。
韦义节冷眼旁观,将这一切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偷偷记下了各处的防守情况,并把情况详细的写在了绢布上。韦义节又召集府上的几十名家丁,先跟他们训话道:“平日老爷我,待你们如何啊”
?一众家丁哪敢说二话,都说老爷待自己恩重如山。韦义节又问他们道:“这回让你们上城墙作战,你们都给我打起精神来,不准偷懒啊!听到了没”
?他这番话说完后,便仔细观察起一众家丁的表情来,大部分家丁都声音响亮的应了。韦义节见有几个家丁,回答时躲躲闪闪的,声音也不响亮,心中便把他们都记了下来。待众人散去后,韦义节便让人把那几个滥竽充数的家丁找来了,先试探他们道:“刚刚老夫跟你们讲话,你们为什么躲躲闪闪的”
?几个家丁连忙说冤枉,韦义节故意提醒他们道:“这贪生怕死,原是人之常情,老爷我也不会怪你们。只是现在这个情况嘛,想求生也是妄想了,你们都好自为之吧”
。几个家丁一时听得是云里雾里的,也不知道他这话是什么意思。一名家丁胆大地问道:“老爷,这小人们也就罢了,您是堂堂的国舅爷,怎么也说这种话来”
?另一名家丁也说道:“您老定是有办法的,还望老爷开恩,教小人们一个活命的门道来”
,其他几人见韦义节似乎并没有火,也连忙跪地求饶道:“老爷开恩呐!小人们要是上了城墙,怕是只有死路一条了,再也不能侍候您老人家了,还请老爷可怜可怜,替小人们想个主意出来”
!韦义节见时机差不多了,便先试探他们道:“你们想活命啊?那行吧,你们当值的时候,把里面人员配置什么的,都先搞清楚,回来告诉老爷我,老爷我看看有没有什么漏洞,要是有漏洞,咱们再想办法补一补,怎么样”
?一众家丁听后,既不知道他到底是什么意思,也不知道他说的到底是什么情况,也只得先行退下,按他说的去办了。
城外的唐军大营中,李渊召集众将商议道:“这打仗一事,我一向是不太懂的,不过这先礼后兵的道理,我还是知道的。咱们先派人到城下去喊话,如果隋军能主动打开城门,那大家都皆大欢喜,不行的话,咱们再来商议攻城的办法吧”
。众将听后,虽说感觉这办法有点迂腐,但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也都同意了。李渊于是命李建成,挑选了几十名嗓门大的士兵,拿着写好的檄文,向守城的隋军喊话,檄文大意是:
隋臣唐国公李渊,敬告代王殿下,方今天下,奸臣当道,贼寇四起,内忧外患,不胜枚举;李氏一族,世受皇恩,当此危难,责无旁贷;臣甘冒天下之大不韪,与晋阳举兵,一为自保,二为驱贼,三为报效朝廷,匡扶朝纲;既无半点僭越之心,亦无半点僭越之举,望代王殿下明查;今情非得已,请求代王殿下应允,让臣等进驻长安;臣愿效周公、诸葛孔明之举,辅佐殿下,以成大业。臣李渊在此誓,必竭尽全力辅佐殿下,外驱群寇,内除奸贼,肝脑涂地,死而后已;事成之后,臣愿回原籍,躬耕养身,不问世事,颐养天年。臣李渊顿拜上。
念罢檄文后,李建成又让人朝长安守军喊话,希望长安守军能明白唐军的这番苦心,不要妄加猜测,放唐军进城,以免因用兵而双方遭受伤亡。李建成命几十人喊遍了四城,隋军无人回应,在明德门时,还遭到守军的一通乱箭。李渊无法,只得命李建成、李世民、李秀宁等,集合一众将领,商议攻城事宜。
李建成先道:“井栏、架桥车、攻城云梯、吕公车、投石机、攻城巨驽、攻城车等正在6续运到,三天后就可到齐了,粮草也足够我军支撑一年的,大家尽可放心一搏”
!众将听后都大喜。李世民又道:“一应的攻城设备,既然都快运到了,那咱们得定个主攻方向出来,集中兵力进攻,这样才能更快的突破隋军的防守”
!众将都点头称是。李秀宁也道:“咱们还得先了解城中的防守情况,这样才能更好的确定进攻方向,如果能派人混进城中去打探一番,那就更好了”
。众将听后,都道:现在长安城守得密不透风,如何能混进城去?李秀宁命人叫来手下的两名亲随校尉:冯立和谢叔方。李秀宁先跟众人介绍道:“这二位,是我身边的亲随校尉,一个月前,他们就曾混进过长安城中,我们可以先问问他们,看看他们有没有什么办法”
。冯立和谢叔方先是见过诸位将军,然后跟大家说道:“上次我们是翻墙进的长安城,不过上次长安城的守军,明显兵力不足,他们晚上巡逻的时间,中间间隔有一刻多钟,我们这才得以混进城去。现在他们人员多了数倍,又加紧了巡逻,晚上巡逻间隔的时间,都不到一盏荼的功夫,而且晚上城墙上都点起了火把,这个翻墙的办法,现在肯定是行不通了”
。李秀宁听后点了点头,知道他们说的都是实情,也不为难他们了。
李世民听后,先是惊讶地问道:“你们对守城巡逻的时间,了解的这么清楚啊!这么说来,你们是已经打探过一番了”
?冯、谢二人点头称是,并说是受李秀宁之命,查看长安城周边的防守情况,李世民高兴地说道:“这果然是强将手下无弱兵!没想到三妹竟然早就已经在准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