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大广苑原著叫什么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4章(第1页)

为首的高僧将手中的楠木宝函高举过头顶,左右两个大和尚则分别呈上度关文牒与天竺国国王的国书。

天竺国将佛指赠予大塘也是别有深意:愿大塘皇帝在佛光护佑下「指点江山」,国土固若金汤。陛下净手焚香,叩齿三声,接过楠木宝函,小心翼翼地将银锁打开,在夷夏高僧齐声诵经共同称扬下,将一节佛指舍利逐层安放于八重宝函之内。

至此,佛骨远涉千山万水,终于抵达了大塘京都。

〇四

佛骨舍利将于大广苑供奉三日,天竺使团也借机稍加休整,说白了就是让人家沐浴更衣吃顿饱饭养养精神,再移入城中安置于京都提灯寺,接受百官及附属小国使节朝奉礼拜。

大广苑中庭如何人声鼎沸,秦宁在后院充耳不闻。

秋葵一直忿忿不平,这个把月大广苑忙前忙后,最后连大小姐都不得露面。更有甚者,亲爹安邦侯这个有名无实的世袭侯爷,因品级不够,竟未能跟随同陛下一同前来,只能在三日之后,和第二梯队的官员至提灯寺再行参拜。

秦遇安悠哉地歪在罗汉床上,安抚秋葵道,“父亲若来了,亲爹和干爹相见多尴尬,再说又不是什么美差,不来正好躲过一劫,陆坦还不是把陆尚书拦在了外头…”

大广苑前院规格有限,之前皇帝的随扈只定了皇子、国公、首辅和一品大员。后来太子生变,陛下本想让六部尚书顶上,尤其是功臣他爹工部尚书陆大人,毕竟前两天功臣惹他爹不太高兴来着。

但在大是大非面前,小陆郎君绝不任人唯亲:先祖留下得规矩不能改,正二品官员不该去就是不该去~

礼部尚书孙大人也附议,但众人皆以为孙尚书还是因为太子殿下被罚之事耿耿于怀,无心理会什么佛事道法。

秋葵细想一二,倒也有几分道理,别得不说,就陆大公子,要是有好事,他绝不会让至亲置身事外,同理,除非实在没辙,他也绝不会偏向虎山行。

比起秋葵坐在那里絮絮叨叨,冬葵可就忙活多了。

院子中间那棵大杨树几乎成了她的「巢」,每过半个时辰,她便跳上树冠借着树叶的遮挡悄悄查看前院的动机,然后下去跟秦宁刷新一遍动态。这一大天跑上跑下地,饭也不肯好好吃,就坐在树杈子上抱着个大饼子啃。

秦遇安看着她实在是累,“你要么踏踏实实地在上头呆着,等有事儿了再下来,要么就跟屋里头等着,反正有什么动静早晚咱们也会知道…”

那怎么行,天下困局无快不破,女侠冬葵岂能错失先机。不单她上蹿下跳乐此不疲,还想拽着秦宁一起,“要不我也带大小姐上去看看?外头花扑扑的甚是热闹~”

秦遇安哭笑不得,那是不会难看,宝帐、香舆、幡花、幢盖,样样精美般般壮丽,都是银子堆出来的。

冬葵兴致高昂,秦宁便也就随她去。

日薄西山,冬葵再一次爬上了树,可此番不过一炷香的功夫,她立马又下来了。但见她火速闪进屋子,直奔过去给秦遇安穿鞋,“苑子外头被围了!!”

天色将晚,陛下出席了恭迎大礼过后,理应摆驾回銮,毕竟朝中不可一日无君,可前去开道的禁军统领迟迟未归。

福似海拂尘一甩前去问询,须臾面如土色仓皇而来,还没来得及禀报,但见皇帝身边的一个带刀护卫忽然拔剑,意欲劫持陛下。

眼前终究是一国之君,多年的主子,护卫手腕迟疑了一下。

说时迟那时快,就这一手软的功夫,对面的近卫反应了过来,劈手一刀果断迎敌。另外两名近卫闻声也有所行动,不是前去帮忙,而是也对打了起来。

四个御前带刀侍卫,打成了两对,这叫什么事儿?一口气被策反了一半,高官们一时间惶惶然不知所以。错愕之间,一大群手执铁锹哨棒农夫样貌的孔武壮汉一拥而入,大广苑大门一关,大塘皇帝就这么被「瓮中捉鳖」了~

当然这个「鳖」字是恭祝陛下寿比神龟之意,并无大不敬之意,不过皇帝此时的境地确实不容乐观。

出城时,龙辇之后跟了大批百姓,有不少还拿着锄头钉耙,皆以为是附近的农户信众,官兵便未加驱赶,谁知那些哪里是什么农夫,竟全是伪装好的武夫。

一眨眼的功夫,各位老大人的脖子上架满了镰刀铁锤,这等刺杀方式寻常不太能见。不过这些可都是真家伙,敢动一下,一锤子下去买卖就做完了~

大内高手们分成两组还在缠斗,陛下贵为九五至尊,待遇还是高人一等,没人敢拿刀怼着他,只是各持农具将陛下围在了核心。

镰刀都是开了刃儿的,钉耙上的铁钉牙尖齿利,远来的天竺大和尚的手串啪嗒掉在了地上,尽管语言不通,他们也看出来了,这不是一次简单的刺杀,而是计划周密组织有序的「政变」——来者的目的不是为了杀人见血,而是要压制夺权。

苑子里头已然是这等光景,那外头自不必说,连近侍都能为他人所用,估计禁军统领也倒戈了,否则不会这么安静。皇帝睨起眼眸,夕阳下,颏下的墨髯中透出几缕银丝,他看着那骑着高头大马逆光而来的好大儿,眼前恍惚交织着五彩的光晕。

他想起陆坦在朝堂之上插科打诨那天过后,他特意将阔然叫到御书房,半斥责半劝导地教他敛翼待时厚积薄发,这孩子半开玩笑半认真道,“陛下又如何确定这「尚书」一职,臣不如家父做得好呢?”

事不到临头,谁都会觉得那是别人家的笑话,谁也不会想到这种糟心事也会临到自己头上。都在笑话老陆大人被亲儿子抢饭碗,可别忘了自家的儿子也是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