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朕靠宠妻续命免费阅读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2章(第3页)

车轮辘辘声戛然而止,凤仪宫到了。

谢折衣执礼道别,下了马车,绿绮撑开伞,踮起脚尖擎在二人头顶。

透过车帘缝隙,雍盛看到谢折衣低下头,露出冷白色一段后颈,她薄唇翕张与绿绮说了句什么,而后自然地接过伞,伞的一半微微倾向绿绮。

走出两步,谢折衣停下,挺直瘦薄的腰身如一柄不肯轻易弯折的剑,绷着一股力道。

雍盛注视着,他能感受到自己视线的热度,但不知自己在期待什么。

不知过了多久,谢折衣没有回头,重新迈步向前。

主仆二人的身影渐渐远去,渐渐被天地间盛大的雨幕吞噬。

雍盛支额凝视虚无,忽而心生一种莫名的恐慌,好像——他正在失去什么。

或者说,他已然错失什么。

不出意料,云雀巷落选贡子闹事一案如火如荼地演变成一项文学革新运动,而这项革新的本质,是为了打击世家门阀对科考的垄断。越来越多的士大夫意识到这一点,因出身贫寒而始终得不到晋升的中下层官员开始奋起弹劾,铆足了力气要借题挥,撼动固化的阶级。民间亦物议沸腾,自从有了铜柱金箱,不少宿儒大家投书抨击焚香体“缀风月,弄词藻,蠹伤圣人之道”

,主张平实朴素补世救失的务实文章。

汹汹闹了将近半旬,朝中一半官员提议此次贡举再行作罢,另选吉日重开。

然此类奏章皆被谢衡作主留中不,并以“朝廷政令岂能轻易更改”

为由分批驳回。

又过数日,皇帝急召大理寺卿、吏部天官与枢密使入内奏对。

次日生了两件大事,一是天官壬豫上告老辞表,圣上批允。二是朝廷张榜贡举补录,补录名单由皇帝本人亲自拣选,并于中秋当日公示东墙。

苟亮向雍峤汇报此等朝局重大动向时,雍峤正在择选中秋将欲进奉的贡礼,偌大的庭院里摆满了奇花异草,宝器珍玩。

他把玩一根打马球专用的鞠杖,抚摸月牙形的杖身上包裹着的白色牛皮,笑道:“那个大理寺的杨撷素来手段高明,定是审邓麟绍时审出了什么不利谢衡的实证来。”

“王爷英明。”

苟亮回道,“咱们在大理寺的人回消息说,邓麟绍招架不住连日酷刑,交代了一封密信。”

“密信?”

“是他写给壬豫的。”

“哦?”

雍峤似乎颇感兴趣,“里头是什么样内容?”

“竟是不知。”

苟亮挠头,“杨撷审出有这样一封信,随即报与圣上知晓,圣上便同时召了壬豫与枢相御前奏对。”

“这信理应是在壬豫手里。”

雍峤沉默一阵,露出了悟神色,叹气道,“看来咱们这位小圣上,并非等闲之辈。”

苟亮迟疑:“小的糊涂,依王爷之见,此事究竟有何内幕?”

“我猜想,其实不光你我不知此信的内容,杨撷也不知,甚至就连谢衡也不知。”

雍峤推测道,“圣上此情形下,召壬豫与谢衡对质,为的并不是要知晓内情,而是要借这封真假不明的信向谢衡施压。事后他恐怕还会当着谢衡的面,将壬豫递上的那封信不阅即毁,这样既保全了谢衡颜面,又能向谢衡展示他对他的深信不疑。如此恩威并施,后来谢衡在贡举补录一事上稍作让步,也算成全了君臣之道。”

苟亮细细思索这番话,震惊之余深吸一口气:“您是说,这事儿从头到尾都是圣上与壬豫做的局?从何时起?”

“恐怕要从壬豫奉旨担任主考官起。”

“壬豫假意联合邓麟绍,留下串联罪证的同时,特意只录取焚香体的文章,就为了制造此案并闹大?为何?”

“还想不通么?谢衡为何被叫做谢半朝?因为半个朝廷都是谢选,皇帝想要自己的人,谢衡却暗中把控科举,皇帝别无他法,只能把水彻底搅浑,最后通过补录选点他合意并忠于他的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