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 得胜 晋江首发(第2页)
他可知道,在九镇之中,只有军报传来才能在闹市之中疾驰飞马。
果然,他一眼就看到一个身着军装骑着高头大马的男子飞驰而来,他面上风尘仆仆,后背还背着一个盒子。
张鹤龄立刻明白,只怕是固原那边的军报来了,毕竟这么一段时间以来,也就只有大将军亲帅军中精锐前往固原设伏,其他地方都没有什么动静。
但是张鹤龄心中还是害怕,会不会是蒙古人袭击了其他边镇,想到这一点,他真的是急的饭都吃不下去了,赶紧让人结了账,让后急速前往总兵府。
这次跟着他一起出来的侍卫们不知道他为何这般着急,但是看着他是看到军报传来才要去总兵府,心中也不免生出些许不安。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相处,这些侍卫们也是看明白了,这位寿宁侯根本就不是什么酒色纨绔之人,而是仿佛与人谋划着什么,只是他们在离京之前曾得到皇帝的命令,让他们一切都听从寿宁侯指挥,因此他们才不敢多发一言。
而现在,仿佛就是寿宁侯所谋划之事的终结了。
一时间几个侍卫都有些激动起来。
**
张鹤龄匆匆来到总兵府,等进了总兵府大门,还没进入正堂,就听到里头传来大笑之声,而发出笑声之人正是苗逵。
张鹤龄心下顿时一松,面上也不免路出一丝笑意,难道是伏击之事成了吗?
他一时半刻也等不得了,急忙三步并作两步进入正堂。
一进去果然看到苗逵满脸欣喜的正看着战报,见着张鹤龄进来,他更是两三步走上前来,拉住了张鹤龄的手:“侯爷,大喜啊!”
张鹤龄此时只觉得脑子一片空白,他手有些颤抖的接过军报,一目十行的看完了上面的字,他的心才终于落回了肚子里。
大将军朱晖于固原镇必经之路上设伏,蒙古人果然落入了包围圈之中,两军交战,蒙古人猝不及防,被明军杀得大败亏输,最后狼狈而逃。
而朱晖则是率领士兵连追百十余里,杀灭两千余人,俘获辎重俘虏无数。
张鹤龄看完之后,激动的心潮澎湃:“大将军神勇无敌,真是国朝幸事啊!”
苗逵也是高兴的不行,想当初大将军与他商议此事时,他还有些不敢信这个消息,倒不是不信寿宁侯的消息来源,而是这个消息未免太过含糊,只说蒙古人朝着固原方向去了,要是万一蒙古人只是掩人耳目,其实是往榆林镇或是其他镇而去呢?
但是朱晖却并没有第一时间否定这个结论,而是先派人去各镇转了一圈,打探了一下各镇的情况,然后最终确定,就去固原镇设伏。
如今果然大胜,苗逵激动的手都有点抖了,他跟随大将军出征这么多次,还是第一次获得这样的大胜。
两人激动过后,又很快平定了心绪,商议了一下日后该如何行事,首先自然是要往京城报喜,与此同时还要防备蒙古人报复。
不过这后一种情况就不是张鹤龄能掺和的事儿了,因此他只是简略说了几句,就从总兵府里出来了。
他出来之时,正好碰见剩下两位将军过来,几人迎了个照面,互相拱了拱手打了个招呼,便也分别了,张鹤龄忙着回去给皇帝写奏章,说一说目前的情况。
而这几位将军也是过来询问今日军报的事情。
只是有一位将军看着张鹤龄离开的背影,不由蹙了蹙眉,心道,这位寿宁侯与大将军之间果真是不和吗?怎么如今看着,倒不是这么回事呢。
**
张鹤龄一回到驿馆就开始给皇帝写信,他将这次的伏击从头到尾,只要自己知道的,都不带一丝感情的从头到尾写了一遍,甚至连当时他和朱晖还有苗逵的对话都一字不落的写了进去。
写完之后,他又在结尾处给这次参与传递消息的人请功,同时也请求自己能回到北京,手中的细作,请求上交朝廷。
张鹤龄一直将自己的位置摆的很正,他是外戚,他可以胡作非为醉生梦死,也可以帮着皇帝挣俩小钱,但是决不能掺和进军队里头。
这次的细作之事,一开始只是个偏策,大家打的主意都是有枣没枣打一杆子,因此才会放心交给他来处理。
但是现在,他的这个偏策真的打中了最繁盛的枣子,那就不是他一个小小外戚能掌控的了。
他最好的结局就是识相点赶紧将东西交出来,否则只怕就是死无葬身之地。
不过他也相信,如此有力的关系网络,皇帝就算收回去了,也绝对不会掉以轻心,而是会重点经营,这个关系网,他很有可能会交给太监来经营。
张鹤龄一口气写完密信,让人八百里加急送回北京。
看着外头萧瑟的天气,张鹤龄觉得,今年过年之前,他应该就能回去了。
**
事情最后的发展也果然如同张鹤龄预料的一样,他呈上去的奏章很快就得到了皇帝的批复。
皇帝对他此次的行为大加赞赏,金银财宝赏赐无数,官职更是直接从光禄寺少卿提拔为光禄寺卿,加封太子太傅。
同时也同意了他回京的请求,但是却并没有第一时间应下将他手中的细作网络收回,而是让他回京再议。
张鹤龄心里觉得可能是京城那边有了什么争执,因此也不多言,只让人收拾好东西,然后他亲自前往总兵府告辞。
他去的时候,大将军正好闲着,立刻就召见了他。
张鹤龄进去之时,发现大将军和监军苗逵都在,两人见着他进来,面上都笑意吟吟。
“参军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