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芳明小吃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2章 胜利转进(第1页)

太行山区,夜风飒飒。方梦华、高托山、杨志、张迪四人围坐在简陋的木桌旁,桌上的地图被昏暗的烛光照亮。方梦华指着地图上铭州的位置,神情凝重。

高托山点头,「我部人马熟悉太行山的地形,可以利用山道掩护百姓撤退。不过,如果刘光世的军队追击得紧,我们也难以保证万无一失。」

杨志沉声道:「我部人马可以进行骚扰,拖延宋军的进攻速度。张迪,你的人守在铭州,要确保百姓顺利撤出,不得恋战。」

张迪颔首,「明白。只是,这样一来,我们的后路可能会被封死,得想好撤退的路线。」

方梦华微微一笑,从怀中取出一封信,递给杨志,「我曾传信给呼延绰。他是我们在宋军中的暗桩,能够在关键时刻放水,但只对你我有效。张迪,你那边他会公事公办,所以你要格外小心。」

杨志接过信,表情复杂。曾经是梁山兄弟的情谊,此刻成了这场博弈中的一张牌。他深知这是战争中的无奈,但心中仍有几分苦涩。

「方教主,我明白了。只要能够保住百姓和义军,我会尽力而为。」

在望仙山的军议结束后,高托山、杨志、张迪三方势力迅速展开行动。高托山部的大军自垣曲出发,直扑刘光世军的驻地,杨志则带着自己的精锐力量从抱犊山南下,准备接应从铭州撤出的百姓。张迪则留守在铭州,准备应对刘光世军的主力,同时安排城内百姓有序撤离。

在这片危险的土地上,时间是一切的关键。方梦华的计划是让刘光世军无法将主力集中在铭州,以掩护张迪军顺利撤退。而太行山的险峻地势,正是他们的天然屏障。「刘光世的军队已经从真定南下,不出十日便会到达铭州。我们必须在此之前完成百姓的转移,否则我们的计划就会功亏一篑。」

刘光世驻军真定府,接到北面金兵有动作的消息后,迅速命令呼延绰带领主力南下,准备直扑铭州,先将张迪这支叛军剿灭。然而,就在军队行进途中,呼延绰接到了小丁子送来的密信。

信中不仅警示了他在宋廷中的处境,也暗示了杨志与宋江的旧情。这让呼延绰心中不禁感到矛盾。他心知肚明,在这场乱局中,谁能保留实力,谁就能掌握未来的命运。

「杨志,我当然不能对你下手。」呼延绰将信件折好,心中已有决断。当他的军队遇到杨志时,他故意放缓了进攻的步伐,给了杨志足够的时间撤退。

然而,当他得知张迪军正面撤退的消息时,他却命令军队加速追击。对于这支宋廷认定的反贼,他毫不留情。

铭州城内,百姓们在张迪军的指挥下有条不紊地撤离。张迪站在城墙上,目光扫过城内的情景,脸上满是坚毅。

「再快些,宋军马上就要到了。」他对身边的副将吩咐道,「把老弱妇孺优先送上山路,其他人分批跟上。」

此时,远处传来一阵沉闷的马蹄声。张迪心头一紧,转头对副将道:「快去通知杨志部,我们需要更多时间。」

不多时,杨志军中的骑兵便开始对宋军展开骚扰。这些骑兵精通山地作战,利用地形的优势不断打击刘光世军的前锋,令其进攻速度大为减缓。

刘光世站在军帐外,望着远处战火不断升腾的方向,脸色沉重。他早已收到呼延绰的报告,知道这场战役并不简单。当下命令部队缓缓前进,同时密切关注杨志军的动向。

张迪军在铭州的抵抗异常顽强,刘光世军多次进攻未果,迟迟无法突破城防。在方梦华的策划下,张迪巧妙地利用城内地势和军事布防,将刘光世的攻势一次次化解。此时,城内的百姓已经在张迪的安排下,有序撤向太行山。

然而,随着呼延绰的追兵渐渐逼近,铭州的局势变得愈加紧张。张迪意识到,自己必须尽快撤退,否则将被困在铭州无法脱身。

「撤!」张迪果断下令,放弃了最后的防御,带领剩余的军队撤离铭州。

随着杨志军的牵制,张迪军成功将大部分百姓转移至太行山区。待转移完毕,张迪一声令下,军队迅速撤离铭州,向山中隐秘的据点转移。

在杨志和高托山的策应下,张迪军成功将约八万名愿意跟随的百姓转移到太行山的磁山、滏山和隆虑山一带,建立起新的据点。这一系列转移行动紧张而有序,百姓们踏着艰难的山路,将自己的未来寄托于这片新开拓的土地。

磁山、滏山和隆虑山这些地形险要的山区,成为张迪军和百姓们的安全港湾。尽管生活条件艰苦,但他们知道,这是为了逃避宋军的围剿,也是为了抵抗未来金兵的侵袭而做的必要准备。

与此同时,张迪军中的水贼部队则留守在巨鹿泽,这片泽地水网纵横,易守难攻,成为河东与京东绿林会联络的中间呼应点。随着据点的建立,河东绿林会的版图逐渐扩展,方梦华的战略布局也日渐成形。

杨再兴原本只是一个小股流匪,对隆虑山并无深厚感情。他原计划劫掠些盘缠后南下郢州,投奔旧识曹成。然而,命运的安排让他与杨志相遇并拜了杨志为叔父。

「再兴,你若留在河东,将来必有大作为。」杨志曾经对他这么说。杨再兴对这位叔父心怀敬重,也正因如此,他选择留在了河东。

隆虑山与抱犊山相邻,离他的家乡汤阴县也不远。杨再兴认为,留在这里不仅能够保护乡里,也能依靠河东绿林会的力量,在这动荡的时代中闯出一片天地。随着河东绿林会的势力逐渐扩展,他也在其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在完成铭州的行动后,杨志与张岑护送方梦华,悄然向东越过宋军的封锁线,准备前往梁山泊。为了避开刘光世军的封锁,他们选择了一条偏僻的小道,绕过大名府的封锁线,前往梁山泊的途中还需避开敌军的巡逻。

夜幕降临,三人骑马穿行在荒野中,周围只有虫鸣和远处的狼嚎声。方梦华坐在马背上,耳边风声呼啸,她知道这一路充满危险,但她也明白,这是必须经历的考验。

「前方有一队宋军的巡逻队。」杨志低声提醒道。

张岑迅速做出判断,「我们可以绕过他们,从旁边的小路过去,不过这样会多走一天的路程。」

方梦华思索片刻,点头道:「小心为上,我们绕道。」

这一路并不容易,刘光世军的大军压境,大名府的防线尤为严密。但杨志和方梦华都有丰富的作战经验,他们利用夜色和当地地形的优势,屡次避开了宋军的巡逻队伍。

在经过数日的艰苦跋涉后,他们终于到达了寿张县梁山泊的边缘。梁山泊,这个昔日的绿林豪杰之地,已经不再是往日的模样。随着许多兄弟的离散,梁山泊的名声已大不如前。

然而,方梦华此行并非单纯为了寻求联盟。她知道,这股力量如果能够重新凝聚,将会在未来的抗金战争中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