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海拔8000多米什么感觉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20页(第1页)

有新人对于攀登还很陌生,有人是慕名而来,他们彼此之间交换着信息与情报,时不时在画面出现微小变化时屏住呼吸观看。

副社长彭宇峰与干事肖丁,负责向新人们答疑解惑。

“来来来,走过路过不要错过!何棠江亲笔签名的登山笔记,何棠江攀登四姑娘山时使用过的登山镐,现在起价只要50和500元,错过可惜,把握机会啊!”

……呃,或许还要算上是周边销售会。当然,赚来的钱都会算作社团的活动经费。

远在四川成都的登山基地内,曾经一起训练过的国家登山队的候选队员们,也早早就起床关注了直播间。

美国,曾为韩峥进行复健的医生乔治一边帮助新的病人训练使用义肢,一边用手机看着直播频道。

巴基斯坦某医院内,护送完家属与学长遗体的白水鹜人,依靠在墙边,神情孤然地望着远方的天空,他的耳机里也正传来前线直播间报道员的声音。

而在某间温馨整洁却又明显看出主人很久没有回来居住的男生房间内,一位母亲双手交错紧紧握在胸前,她似乎不敢看向屏幕,又不愿意错过任何一个动作和细节。

“保佑……”

她嘴里喃喃念道。

“何山……保佑你的儿子吧。”

她手中握着的曾属于京华大学登山社的徽章,在岁月和锈迹的侵蚀下,依旧反射着微弱的光芒。

甚至,在何棠江没有注意到的时候,他两位高中时候最好的友人,许嘉雯和楚柳也在□□空间给他留言。

【等你回来参加我们的婚礼!】

【一路平安。】

熟悉的,陌生的,相爱的,已经渐行渐远的人们,不约而同地关注着同一件事。或许他们并不了解登山,并不关注登山的意义,或许他们抱着赤忱的热爱,就像当年的何山一样执着。

而在今天,他们汇聚于此,只是关注着一场登顶的成败。

2022年,5月21日,下午,16:31分。

当呼啸的山风从四周不断地跑向他,吹起他露在登山帽外的额发,轻柔地亲吻他的额头;当雪白的反射着热烈阳光的晶莹结晶,已经完全被他踩在脚下;当他不再依托于路绳,而是踩在皑皑白雪上,能够完全直立挺起腰背,迎接四面吹来风与雪。

何棠江才有一种恍惚的,好不真实的感觉。

——原来,我已经,攀上了k2。

这座曾经拒绝了无数登山者的山峰,终于被他拥抱于怀中。

“韩……”

韩峥。他想喊出伙伴的名字,沙哑着开口却发现几乎发不出声音。

身后一双大手,用力地拍了拍何棠江的肩膀。两人隔着雪镜相望,无需对话,一切已经了然。

数分钟后,一面红色的旗帜在k2山顶向着寒风徐徐展开。

那一日,逐渐下落的夕阳,刻在身上的温度,何棠江这一生都不会再忘记。

作者有话说:

2021年1月16日,尼泊尔攀登者明玛g和他的夏尔巴伙伴们首次完成了世界第一次冬攀k2。

他的攀登初衷中有这么一句话:

“尼泊尔夏尔巴向来被认为是攀登8000米山峰的支柱,但我意识到在冬季首登的8000米山峰中,没有任何尼泊尔人记录在内,我感到很遗憾。”

我想所有有的夏尔巴人,所有热爱雪山的冒险者们,都不会忘记现实中的这一天。

就像所有关注了这本书,愿意接受我非常抱歉的更新速度的读者们,也都不会忘记我们这个世界的2022年5月21日。

四年前我写文的时候,没想到会写出这么一个故事,也没想到自己似乎离创作更近了也更远了。

写作的时间更少了,但是离创作一个好故事的感悟却更贴近了。

何棠江完成k2攀登了,他的故事结束了吗?

没有,他还没有完成文案上的攀登呢(哈哈)。

我的故事创作结束了吗?

其实在这一章落结尾下似乎也不错,但是还有一些故事的余韵还要缓缓道来,预计还有2-3章左右。

应该不会有番外,因为登山者的故事就写到这里。